[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清理垃圾淤泥的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07621.6 | 申请日: | 2020-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2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廉宇深;沈乔昕;林宇;黄剑鸿;张增荣;资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多钛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7/10 | 分类号: | E03F7/10;E02F5/28;E02F3/47;E02F3/58;E02F3/6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宋亚楠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清理 垃圾 淤泥 机器人 | ||
本发明涉及垃圾清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清理垃圾淤泥的机器人,其包括底盘、移动机构、蓄污罐、升降臂、升降驱动模块、抓斗、电池以及控制系统;移动机构安装在底盘上,用于带动用于清理垃圾淤泥的机器人移动;蓄污罐可拆卸地连接在底盘的上表面;升降臂的第一端部可转动地安装在底盘的上表面;升降驱动模块安装在底盘上,并与升降臂连接,用于驱动升降臂上下摆动;抓斗活动连接在升降臂的第二端部,用于抓取垃圾淤泥;电池可拆卸地安装在底盘上,用于为移动机构提供动力;控制系统分别与移动机构、升降驱动模块、抓斗以及电池电连接。该机器人能自动拾取、搬运垃圾淤泥,无需人工下井清理,安全性能高,且占地空间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清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清理垃圾淤泥的机器人。
背景技术
在城市下水道排水系统中,对竖井淤泥垃圾进行定期清理是至关重要的,这关乎到整个城市下水道管网整体的通畅性。目前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清理垃圾淤泥,其各自存在以下弊端:
采用人工下井清理垃圾淤泥:该方法会有一定的危险性,由于工人下井后容易缺氧,因此需要提前把井盖翻开。该方法需要占用道路较长的时间,同时人力物力消耗大,施工效率低。
采用自带伸降抓斗的特种车辆清理竖井垃圾:由于现有的淤泥清理专用车的体积比较大,施工时需要占用多车道进行施工,同时该车辆对施工环境要求比较高,对于绿化带上、城中村内等道路比较狭窄的区域无法进行施工作业。
采用手推移动架组合式的竖井拉紧抓斗进行清理:虽然移动架的体积较小,但需要人工搬运到施工地点,同时移动架的拆卸安装麻烦,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竖井垃圾清理上来后,工作人员还需要用手推车装盛垃圾,容易对竖井的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综上,目前缺少一种占地空间小、便于搬运垃圾、安全性高的工具,用于清理竖井的垃圾淤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清理垃圾淤泥的机器人,其结构简单,能够实现自动拾取、搬运垃圾淤泥的效果,无需人工下井清理,安全性能高,且占地空间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清理垃圾淤泥的机器人,其包括底盘、移动机构、蓄污罐、升降臂、升降驱动模块、抓斗、电池以及控制系统;
所述移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底盘上;
所述蓄污罐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底盘的上表面;
所述升降臂的第一端部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底盘的上表面;
所述升降驱动模块安装在所述底盘上,并与所述升降臂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升降臂上下摆动;
所述抓斗活动连接在所述升降臂的第二端部,用于抓取垃圾淤泥;
所述电池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底盘上,用于为所述移动机构提供动力;
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移动机构、所述升降驱动模块、所述抓斗以及所述电池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蓄污罐滑动连接在所述底盘上。
可选地,所述底盘的两侧内壁均设有滑轨,所述蓄污罐的外部两侧均设有滚动件,所述滚动件转动连接在所述滑轨上,以实现所述蓄污罐与所述底盘之间的连接。
可选地,所述底盘的第一端部设有供所述蓄污罐通过的通道;
所述滑轨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沿所述底盘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轨道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轨道的第一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轨道的第二端部靠近所述底盘的第一端部设置,所述第二轨道的轨道宽度自其第一端部至其第二端部逐渐增大。
可选地,所述蓄污罐包括罐体和连接在所述罐体底侧的底架,各所述滚动件均连接在底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多钛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多钛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76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