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机场行李的搬运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08071.X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92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孙晋伟;张永辉;赵炜华;燕姣;李亭;乔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空学院 |
主分类号: | B64F1/32 | 分类号: | B64F1/32;B65D25/24;B65D25/52;B65G43/08;B65G47/24;B65G65/32;G05B19/04;G06K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项乾光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4 | 代理人: | 高姜 |
地址: | 710077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机场 行李 搬运 机器人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机场行李的搬运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机壳、置物件、盖合机构和锁定机构,所述置物件转动设置在机壳的右侧内壁上,所述锁定机构设置在机壳的左侧外壁上,所述锁定机构用于锁定置物件,并使得置物件保持在水平状态,所述盖合机构转动设置在机壳的左侧顶端上;所述置物件转动设置在所述机壳的右侧内壁上,所述置物件包括第一置物板、第二置物板和第三置物板,所述第二置物板的两端分别和第一置物板、第三置物板转动连接。本发明能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能够根据乘客需求灵活相对应的取出行李;可以辅助乘客取出行李,节省乘客取出行李所需要的力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场行李搬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机场行李的搬运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机场亦被称为飞机场、空港,其较正式的名称是航空站。机场有不同的大小,除了跑道之外,机场通常还设有塔台、停机坪、航空客运站、维修厂等设施,并提供机场管制服务、空中交通管制等其他服务。
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乘坐飞机由于比较便捷高效,这种出行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随着旅客运输量的逐年持续增长,尤其是国际航线旅客的持续增长,与此同时,旅客的主要目的是旅游或出国学习,随身携带的行李数量也随之增加,增大了行李周转量。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力逐次搬运单个行李,存在如下缺陷: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工作质量差,例如暴力搬运行李,造成行李外形或者内部的损坏。市场上也有搬运机器人,但是存在如下缺点:无法同时存放多件行李,也不能灵活的根据乘客需求相对应的取出行李,不具备自动弹出的功能,乘客取出行李比较费力。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机场行李的搬运机器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搬运机器人中无法同时存放多件行李,也不能灵活的根据乘客需求相对应的取出行李,不具备自动弹出的功能,乘客取出行李比较费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机场行李的搬运机器人,包括:机壳、置物件、盖合机构和锁定机构,所述置物件转动设置在机壳的右侧内壁上,所述锁定机构设置在机壳的左侧外壁上,所述锁定机构用于锁定置物件,并使得置物件保持在水平状态,所述盖合机构转动设置在机壳的左侧顶端上;
所述置物件转动设置在所述机壳的右侧内壁上,所述置物件包括第一置物板、第二置物板和第三置物板,所述第二置物板的两端分别和第一置物板、第三置物板转动连接;
所述锁定机构设置在机壳的左侧外壁和第三置物板的左端之间,所述锁定机构能够锁定住第三置物板,并使得第一置物板、第二置物板和第三置物板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
所述盖合机构包括盖板、多个侧挡件、第一分流件和第二分流件,所述盖板的底端和机壳的左侧顶端转动连接,多个所述侧挡件分别设置在盖板的顶面两端上,所述第一分流件转动设置在盖板的顶面顶端上,所述第二分流件固定设置在盖板的顶面底端上。
优选的,所述机壳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和底板,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分别固定在底板的顶面两端上,所述机壳的内部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把机壳的内部分隔成前放置腔和后放置腔。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底端安装有旋转驱动件,所述旋转驱动件的输出轴贯穿盖板并和第一分流件的底端连接,所述旋转驱动件能够带动第一分流件在盖板的顶面摆动。
优选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定通槽、锁定块、锁定伸缩件、锁定插板,所述锁定通槽开设在左侧板上,所述锁定块固定在左侧板的外壁上,所述锁定伸缩件竖直设置在锁定块上,所述锁定插板转动设置在第三置物板的左端上,所述锁定插板上开设有锁定插孔,当所述锁定插板贯穿插入锁定通槽内时,所述锁定伸缩件的底端能够插入到锁定插孔内。
优选的,所述置物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置物件在机壳的内部从下至上分布,所述机壳的内部被两个置物件依次分隔成下腔室、中腔室和上腔室,所述下腔室、中腔室和上腔室的容纳空间依次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空学院,未经西安航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80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