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向传热管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08718.9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6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向建化;邓亮明;刘泽宇;陈稀波;廖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H01L23/367;H05K7/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向 传热 及其 加工 方法 | ||
1.一种单向传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体(1),所述管体(1)内部具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一端设有铜网(3),所述铜网(3)用于吸附液态散热介质;
硅板(2),设在所述空腔中,所述硅板(2)的一端与所述铜网(3)连接,所述硅板(2)上设有栅栏结构(4),所述栅栏结构(4)具有逆向导流特性,吸附在所述铜网(3)上的液态散热介质受热蒸发流向所述空腔的另一端,所述栅栏结构(4)用于将落在所述硅板(2)上的液态散热介质导向所述铜网(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传热管还包括隔热部件(8),所述隔热部件(8)沿所述管体(1)的宽度方向安装在所述管体(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网(3)设有多个,各所述铜网(3)叠合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包括第一铜板(10)和第二铜板(11),所述第一铜板(10)上开设有凹槽(100),所述第二铜板(11)上设有凸台(110),所述第一铜板(10)与所述第二铜板(11)配合连接,所述凸台(110)与所述凹槽(100)间隔形成所述空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向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板(2)包括第一硅片(20)和第二硅片(21),所述第一硅片(20)安装在所述凹槽(100)中,所述第二硅片(21)与所述凸台(110)连接,所述第一硅片(20)与所述第二硅片(21)的相对面上均设有所述栅栏结构(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向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00)的侧边设为倾斜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向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铜板(10)的侧边设有通往所述凹槽(100)的充液口(102),所述充液口(102)用于向所述空腔填充液态散热介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单向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网(3)上设有压片(7),所述压片(7)用于压紧所述铜网(3)。
9.一种单向传热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预制具有充液口的管体(1)和长度小于管体(1)的硅板(2);
在管体(1)内部的一端设置铜网(3);
在硅板(2)上加工出栅栏结构(4),将硅板(2)安装在管体(1)内部,使得硅板(2)的一端与铜网(3)连接;
通过充液口(102)向管体(1)内部注入液态散热介质;
将充液口进行密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单向传热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内部注入液态散热介质后,将管体(1)抽真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0871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裂缝检测装置
- 下一篇:光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