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卫星影像的海图要素采集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11180.7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4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德志;王明正;贺一桐;高震宇;李洁;孙文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T3/40 | 分类号: | G06T3/40;G06T7/33;G01C5/00;G01C7/02;G06N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王永芳 |
地址: | 10009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卫星 影像 海图 要素 采集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卫星影像的海图要素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卫星的多个原始影像,基于预设的核线影像生成方法对每个所述原始影像进行处理生成对应的左右核线影像,采用密集匹配方法对所述左右核线影像进行同名点匹配构建数字高程模型;
根据所述数字高程模型和预设的RPC参数对所述原始影像进行纠正得到正射影像,以及根据所述数字高程模型对所述正射影像进行重采样生成立体匹配片;
根据预设的拼接算法分别对正射影像和所述立体匹配片进行影像拼接得到立体测图模型,根据所述立体测图模型进行海图要素采集,其中,所述立体测图模型中地物进行了符号化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预设的核线影像生成方法对每个所述原始影像进行处理生成对应的左右核线影像,包括:
在卫星立体像对的预设参考椭球范围内选取平均高程作为投影基准面,确定核曲线投影到所述投影基准面上后的近似核线方向;
根据所述近似核线方向确定原始影像与核线影像之间坐标转换关系,根据所述坐标转换关系生成对应的所述左右核线影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密集匹配方法对所述左右核线影像进行同名点匹配构建数字高程模型,包括:
在所述左右核线影像中沿核线方向搜索同名点,根据预设的SGM算法确定所述左右核线影像之间的同名点关系;
根据所述同名点关系确定所述核线影像像点对应的地面点坐标,根据所述地面点坐标采用样条函数内插得到所述数字高程模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同名点关系确定所述原始影像对应的地面点坐标之前,还包括:
调换左右核线影像的匹配顺序,根据调换后的核线影像再次进行同名点匹配得到新的同名点关系;
判断是否存在任一对同名点在所述同名点关系和所述新的同名点关系中不同;
若存在,则剔除所述任一对同名点。
5.如权利要求4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数字高程模型对所述正射影像进行重采样生成立体匹配片,包括:
在所述数字高程模型引入预设投影角度的投影光线,将所述投影光线投影到所述投影基准面上确定其在地理坐标X方向上差生位移值;
将所述差生位移值换算为正射影像X方向的偏移值,根据所述偏移值对所述正射影像进行重采样生成所述立体匹配片。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预设的拼接算法分别对正射影像和所述立体匹配片进行影像拼接得到立体测图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正射影像和立体匹配片构建立体影像模型,确定所述立体影像模型中任一对正射影像和立体匹配片的重叠范围,将所述重叠范围作为相邻正射影像的拼接区域;
在所述拼接区域内选取相邻一对正射影像和立体匹配片的重叠区域的中心线作为立体正射影像的拼接线;
根据预设的蚁群拼接线优化算法确定镶嵌线,根据所述镶嵌线以及所述拼接线分别将相邻的正射影像以及相邻的立体匹配片进行镶嵌生成拼接后的正射影像和拼接后的立体匹配片;
根据所述拼接后的正射影像和所述拼接后的立体匹配片得到所述立体测图模型。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密集匹配方法对所述左右核线影像进行同名点匹配构建数字高程模型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多个原始影像进行匀色处理,以使得所述多个原始影像中相邻影像色调保持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未经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118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