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卫星影像的海图要素采集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11180.7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4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德志;王明正;贺一桐;高震宇;李洁;孙文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T3/40 | 分类号: | G06T3/40;G06T7/33;G01C5/00;G01C7/02;G06N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王永芳 |
地址: | 10009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卫星 影像 海图 要素 采集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卫星影像的海图要素采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卫星的多个原始影像,基于预设的核线影像生成方法对每个所述原始影像进行处理生成对应的左右核线影像,采用密集匹配方法对所述左右核线影像进行同名点匹配构建数字高程模型;根据所述数字高程模型和预设的RPC参数对所述原始影像进行纠正得到正射影像,以及根据所述数字高程模型对所述正射影像进行重采样生成立体匹配片;根据预设的拼接算法分别对正射影像和所述立体匹配片进行影像拼接得到立体测图模型,根据所述立体测图模型进行海图要素采集,其中,所述立体测图模型中地物进行了符号化处理。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海图对于沿海内容常常不能够很好表达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卫星影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卫星影像的海图要素采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基于卫星遥感影像的地形图要素采集具有更新时间短、价格低同时面积大的优点,可以提供大量而丰富的影像数据。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高性能计算机,高分辨率遥感和高宽带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测绘技术手段发生了深刻变化,测绘地图技术发展成为一个重视地理信息服务而不是地图制作的新阶段,测量服务范围,内容和方法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近几年,国产卫星影像在空间、时间、光谱分辨率方面有了大幅提高,使得国产卫星影像扩大了在基础地理信息建设的运用范畴,例如,2012年1月9日,我国启用的资源三号卫星分辨率在全色波段可达到3.6m,2020年7月25日,资源三号03星发射获得圆满成功,将在轨与资源三号02星组网运行,主要用于获取高分辨率立体影像和多光谱数据,为地理国情监测、国土资源调查、防灾减灾、农业水利、生态环境、城市规划建设等领域提供应用服务。随着国产卫星影像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一个不依赖传统地面测绘的方式,缩短调查时间和减少仪器设备的使用,可以满足各个行业要素采集的需求。
目前,传统海图的测制和要素采集是一项复杂的勘测和要素采集的任务,同时,由于波浪和海流的作用、海面位置的变化、海岸地物沉积及人为活动在海岸带的频繁,导致海图的测制和更新愈加复杂。以往都是利用数字全站仪、RTK等经过野外测量,内业人员进行数据整理,采用专业要素采集软件要素采集,最后输出成图。因此海图的制作非常困难而且非常消耗时间,连续海图之间的时间间隔很长,导致海图对于沿海内容常常不能够很好表达。
发明内容
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海图对于沿海内容常常不能够很好表达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卫星影像的海图要素采集方法及装置,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中,利用已知原始影像和RPC参数来获取海图要素,不需要人工去利用数字全站仪、RTK等经过野外测量和对数据整理,减小海图的制作消耗时间以及连续海图之间的时间间隔,进而使得制作出的海图能够很好对于沿海内容表达。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卫星影像的海图要素采集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卫星的多个原始影像,基于预设的核线影像生成方法对每个所述原始影像进行处理生成对应的左右核线影像,采用密集匹配方法对所述左右核线影像进行同名点匹配构建数字高程模型;
根据所述数字高程模型和预设的RPC参数对所述原始影像进行纠正得到正射影像,以及根据所述数字高程模型对所述正射影像进行重采样生成立体匹配片;
根据预设的拼接算法分别对正射影像和所述立体匹配片进行影像拼接得到立体测图模型,根据所述立体测图模型进行海图要素采集,其中,所述立体测图模型中地物进行了符号化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未经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11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