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长途干线运输的车辆快速换电系统和换电运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12545.8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00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0 | 分类号: | B60L53/30;B60L53/60;B60L5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长途 干线 运输 车辆 快速 系统 运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长途干线运输的车辆快速换电系统和换电运营方法,该系统包括:多个换电站;云端换电服务平台,通过网络分别连通换电站和车辆;可快速更换电池的车辆,能够通过云端换电服务平台获取换电站的分布信息、电池状态信息和服务信息。本发明通过云端换电服务平台,将原来相互独立的换电站、车辆、换电站运营服务模块打通,根据车辆载重量、目的地远近和沿线道路情况,为客户提供综合换电站的分布、电能规划、换电方案及换电站附属服务信息,实现长途运输车、站和电池的互联互通,既缓解用户对长途运输场景中的车辆的里程焦虑,又能提高换电站运营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实现长途运输纯电驱动超过350KM的创新目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用于长途干线运输的车辆快速换电系统和换电运营方法。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因其节能、环保的特性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新能源汽车也存在里程较短的问题而导致消费者存在里程焦虑,从而影响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为解决里程焦虑,相关技术中可以通过设置充电桩的方法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充电服务,但是充电桩难以满足动力电池容量大的车辆的快速获电需求,因此无法解决对于此类汽车的里程焦虑问题;尤其是在长途运输场景中,新能源汽车的里程较短的问题进一步凸显。
随着行业的发展,相关技术中提出可以基于换电技术解决新能源汽车的里程较短的问题,换电技术为解决里程焦虑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相关技术中尚缺少基于换电技术为新能源汽车的用户提供快速获电服务的技术方案,也影响了换电技术的落地和推广。
另外,长途运输电池大且重,大大增加了车辆的自重电量损耗,现有技术的换电站、车辆、换电站运营服务管理三者独立,如何将换电站的分布、行驶距离、车辆使用电机的功率和效率、以及换电站附属服务信息,通过互联网云端管理实时结合,打通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长途运输的万物互联,方便司机使用和换电站的市场推广,是现有技术存在的一个难点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用于长途干线运输的车辆快速换电系统和换电运营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长途干线运输的快速换电系统,包括:多个换电站,沿长途干线间隔设置,用于给车辆快速更换电池和给电池充电;云端换电服务平台,通过网络分别连通换电站和车辆;用于管理换电站并给车辆提供服务;可快速更换电池的车辆,能够通过云端换电服务平台获取换电站的分布信息、电池状态信息和服务信息。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云端换电服务平台,包括:换电方案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沿所述长途运输路径设置的换电站的分布信息和服务信息,以及所述车辆的电池信息确定换电方案,将所述换电方案免费或收费推送至所述车辆;换电站管理模块,用于与换电站交互,以及对换电站进行管理;车辆实时交互模块,用于与车辆交互,向车辆发布提醒以及为车辆提供实时服务。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云端换电服务平台还包括推广模块,用于对进行换电的车辆进行识别,若所述车辆没有注册使用所述云端换电服务平台上的换电方案推送服务,则生成用于推广所述云端换电服务平台的第一推广消息,将所述第一推广消息推送至所述车辆;若所述车辆已经注册使用所述云端换电服务平台,则向所述车辆推送第三推广消息,所述第三推广消息包括依附于换电站来经营的餐饮、娱乐、维修、购物等经营体的即时消息。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推广模块还生成第二推广消息,将所述第二推广消息推送至所述云端换电服务平台运维人员持有的终端,以触发人工服务。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辆实时交互模块,还用于获取车辆驾驶模式,所述车辆驾驶模式包括智能模式和驾驶员接管模式,所述智能模式下根据载重量自主选择电机驱动策略,驾驶员模块下由驾驶员自主选择电机驱动策略,所述电机驱动策略支持单电机模式和 /或多电机模式。
在一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相邻两个所述换电站在长途干线上相距30公里-600公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25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