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具有凸台的模具的真空灌注导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12547.7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6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李义全;曹忠元;陈万康;李晓;刘平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玻院(滕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B29C70/54;B29C33/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徐颖超 |
地址: | 277100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具有 模具 真空 灌注 导流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具有凸台的模具的真空灌注导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具有凸台的模具上依次铺设玻璃纤维布和脱模布,在脱模布的一侧边沿其长度布设抽真空管;在脱模布上铺设整体导流网,在整体导流网外边缘沿长度布设注胶管,整体导流网的其它边缘相对于玻璃纤维布对应边向内缩进5‑15mm;在整体导流网上铺设局部凸台导流网,局部凸台导流网一侧边向凸台侧底边延伸,与凸台侧底边相接,局部凸台导流网的其它侧边相对于凸台的外侧边向内缩进5‑15mm;通过凸台模具真空灌注导流方法的设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凸台模具灌注产品,易产生包气现象,最终导致产品出现浸润不良,甚至干纱缺陷,从而影响产品表面外观,产品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具有凸台的模具的真空灌注导流方法。
背景技术
真空罐注工艺具有不限制产品尺寸,基本不限制产品外形,制备成本低廉,工艺通俗易懂,产品性能高等优点。真空灌注工艺应用在大型复合材料制品上经验丰富,例如,风电叶片模具,风电叶片,飞机机翼,大型游艇,大型客户,火车车身,车头,某些大型设备外壳均选择真空罐注工艺。
随着选择真空罐注工艺产品增多,具有法兰凸台、筋板的产品也增多,在使用具有较大凸台模具灌注产品,抽真空完成后,凸台下边角位置复合材料蒙皮、脱模布及真空材料无法紧密贴合模具,易出现悬空,其中,每一层材料悬空都会在凸台下边角位置形成环形相通的真空带,树脂混合胶液在真空带内基本无阻碍,流速相对其他位置流动快,会使凸台下边角位置树脂混合胶液快速形成环路,环路内的气体无法排出,产生包气现象,最终导致产品出现浸润不良,甚至干纱缺陷,从而影响产品表面外观,产品性能。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急需提供一种用于具有凸台的模具的真空灌注导流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具有凸台的模具的真空灌注导流方法,通过凸台模具真空灌注导流方法的设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凸台模具灌注产品,树脂混合胶液在真空带内基本无阻碍,流速相对其他位置流动快,会使凸台下边角位置树脂混合胶液快速形成环路,环路内的气体无法排出,产生包气现象,最终导致产品出现浸润不良,甚至干纱缺陷,从而影响产品表面外观,产品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具有凸台的模具的真空灌注导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具有凸台的模具上依次铺设玻璃纤维布和脱模布,其中,脱模布的外侧边相对于玻璃纤维布延伸出10-20mm;
在脱模布的一侧边沿其长度布设抽真空管;
在脱模布上铺设整体导流网,远离抽真空管的整体导流网一侧边相对于玻璃纤维布对应边缘延伸出5-15mm,在延伸出玻璃纤维布的整体导流网外边缘沿长度布设注胶管,注胶管两端分别向外延伸至脱模布外边缘,整体导流网的其它边缘相对于玻璃纤维布对应边向内缩进5-15mm;
在位于模具凸台处的整体导流网上铺设局部凸台导流网,与注胶管相邻的局部凸台导流网一侧边向凸台侧底边延伸,与凸台侧底边相接,局部凸台导流网的其它侧边相对于凸台的外侧边向内缩进5-15mm;
沿脱模布周向在模具上粘贴真空密封胶带,将真空袋膜覆盖于模具上,真空袋膜的外边通过真空密封胶带密封在模具上,注胶管一端连通有注胶阀,抽真空管的一端连通有真空阀;
抽真空装置与真空阀连通,将真空袋膜内的空气抽出;注胶装置通过真空阀向注胶管注胶。
进一步地,局部凸台导流网的铺设层数与凸台高度的关系式为:N= (w+h)/100,N取整数;
其中,N为凸台上局部凸台导流网的铺设层数,w为凸台宽度,h为凸台高度,凸台的宽度和凸台的高度的单位均为mm。
进一步地,局部凸台导流网的铺设层数大于两层时,位于上层的局部凸台导流网周向边缘相对于相邻的下层的局部凸台导流网外边缘向内缩进5-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玻院(滕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北玻院(滕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25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常温除甲醛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煤层重复压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