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碳膳食面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13949.9 | 申请日: | 2020-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11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郑新金;郑勇锋;边霁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方广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7/109 | 分类号: | A23L7/109;A23L19/10;A23L33/10;A23L33/185;A23L33/22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545 | 代理人: | 王佳妹 |
地址: | 22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膳食 面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瘦身食品领域,公开了一种中碳膳食面条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中碳膳食面条包括谷朊粉、小麦粉、魔芋粉、亚麻籽粉、苦荞粉、莜麦粉、小麦纤维、复配乳化稳定剂及水,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制备中碳膳食面条的方法。本发明的中碳膳食面条,以谷朊粉为主要原料,谷朊粉具有很强的吸水性、黏弹性,可改善面条的适口性、黏性、光滑性等感官指标,促进面筋网络结构的形成,并降低面团稳定时间,减少面条烹煮损失率。此外,面条中还添加魔芋粉、亚麻籽粉、莜麦粉、苦荞粉、小麦纤维等辅料,其高含量的蛋白质和膳食纤维以期帮助肥胖人士以及需要瘦身健体的人群起到减肥、瘦身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瘦身食品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中碳膳食面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及膳食结构的变化,超重与肥胖人群的比例逐渐增加,2018年公布的我国健康大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约有3.25亿肥胖人群。研究表明,肥胖会导致人们患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心血管疾病并易诱发癌症。肥胖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控制肥胖能够降低由肥胖引起的相关疾病的风险,致使当今减肥、瘦身的人群不断增多,并有不断年轻化的趋势。
在减肥过程中, 人们常常把节食作为最常用的手段,事实上,控制体重,不能只靠节食来达成,如盲目节食,轻则影响健康,重则可能由节食演变为饮食失调,甚至恶化成神经性厌食症。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健康的饮食方式。减少膳食中总能量摄入量,增加运动量是有效的减肥方式,但是效果缓慢,且难以长期坚持。
中国传统的饮食习惯主食一般以精加工的米、面等为主,属于高碳水化合物饮食,碳水化合物功能占比大于70%,只有30%不到的能量由脂肪和蛋白质提供,《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人膳食脂肪供能比需在20-30%之间,蛋白质功能比需在10-20%之间,长期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模式容易出现蛋白质摄入不足或者必需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的缺乏。同时由精制米、面制作的主食GI(血糖生成指数)一般在80以上,长期高GI膳食不易控制体重,且易诱发代谢性疾病。
低碳饮食指的是降低碳水化合物在总能量中的比例或减少每日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即在饮食中严格地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增加蛋白质和脂肪、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根据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例,分为极低碳(碳水化合物供能比10%)、低碳(碳水化合物供能比26%)、中碳(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在26%-44%之间)、高碳(碳水化合物供能比45%)。由于高碳水化合物膳食的摄入,会刺激胰岛素的分泌,抑制脂肪组织内脂肪酸释放入血液中,从而将脂肪储存在脂肪组织内,并将血液循环中的脂肪导入脂肪组织中储存,身体器官组织从血液循环中获取的可利用脂肪酸减少,使身体处于一种饥饿状态,从而导致食物摄取增加、能量消耗抑制。有研究表明,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可以使肥胖人群体重降低,但根据中国传统的饮食习惯及食物工业化生产加工工艺,极低碳和低碳饮食难以实现,且人们也很难长期坚持低碳饮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人们接受的能替代目前主食且能实现工业化生产,同时不改变中国人饮食习惯的中碳膳食产品。具体地,提供了一种中碳膳食面条及其制备方法,以期帮助肥胖人士以及需要瘦身健体的人群起到减肥、瘦身的作用。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碳膳食面条,所述面条包括谷朊粉、小麦粉、魔芋粉、辅料添加物及复配乳化稳定剂,其中,以重量份数计,
谷朊粉27份~35份
小麦粉18份~25份
魔芋粉9份~13份 。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谷朊粉、小麦粉、魔芋粉,以重量份数计,
谷朊粉30份
小麦粉25份
魔芋粉12份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方广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方广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39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凤梨释迦密植栽培技术模式
- 下一篇:基于视觉的发动机缸体的搬运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