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块体单晶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15499.7 | 申请日: | 2020-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36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李鹤;赵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固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1/02 | 分类号: | C30B1/02;C30B1/12;C30B29/02;C21D9/00;C22F1/02;C22F1/08;C25F3/22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张抗震 |
地址: | 314305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西塘桥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块体 单晶铜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块体单晶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多晶铜坯料在熔点以下高温退火处理,得到等轴晶粒多晶铜;(2)将步骤(1)退火后的等轴晶粒多晶铜坯料挤压成型,获得多晶铜集合体;(3)将步骤(2)挤压成型的多晶铜集合体在高温再次进行退火处理,即得到块体单晶铜。本发明一种大块体单晶铜的制备方法,通过无熔融法,制备大尺寸单晶铜。该方法利用预挤压处理,然后高温退火制备了大块体单晶铜棒材。本发明工艺简单,易于控制,成本低,易于大规模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单晶材料的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块体单晶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晶界(grain boundary)是结构相同而取向不同晶粒之间的界面。在晶界面上,原子排列从一个取向过渡到另一个取向,故晶界处原子排列处于过渡状态。
晶粒与晶粒之间的接触界面叫做晶界。无机非金属材料是由微细粉料烧结而成的。在烧结时,众多的的微细颗粒形成大量的结晶中心。当它们发育成晶粒并逐渐长大到相遇时就形成晶界。因为去除了晶界,单晶铜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信号传输性能、机械加工和抗疲劳性能,主要用于通讯、硬盘、音响等高端民用和国防技术。
传统的铜单晶制备技术例如光学浮区法,Bridgeman法以及Czochralski法等,其基本原理是对铜多晶金属加热至熔点以上进行熔融,然后利用籽晶定向凝固形成单晶。
目前单晶铜制备主要基于单晶连铸技术(OCC,Ohno Continuous Casting),即将普通多晶铜材运用凝固理论,通过热型连续铸造技术改变其晶体结构为单晶。这些制备方法都需严格控制熔体凝固前沿温度梯度,固液两相区长度以及界面位置,拉铸(提拉)速度、气氛保护等参数,工艺复杂,成本较高,无法实现大规模单晶铜生产。
本发明利用非熔融法制备单晶,不必加热至熔点以上,节约成本,适合批量生产,此外还有制备单晶纯度高,易于推广等优点,展现出巨大的市场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非熔融法大块体单晶铜的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大块体高纯度单晶铜制备工艺复杂,成本过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大块体单晶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多晶铜坯料在熔点以下高温退火处理,得到等轴晶粒多晶铜;
(2)将步骤(1)退火后的等轴晶粒多晶铜坯料挤压成型,获得多晶铜集合体;
(3)将步骤(2)挤压成型的多晶铜集合体在高温再次进行退火处理,即得到块体单晶铜。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使用的多晶铜坯料的纯度为99.9999%。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在步骤(3)中先对多晶铜集合体进行酸洗并干燥,放入石英管对干燥后的多晶铜集合体封装,再进行退火处理。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步骤(3)中,使用管式炉对多晶铜集合体进行退火处理。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步骤(3)中,退火处理后进行表面抛光。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多晶铜集合体的截面为圆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一种大块体单晶铜的制备方法,通过无熔融法,制备大尺寸单晶铜。该方法利用预挤压处理,然后高温退火制备了大块体单晶铜棒材。本发明工艺简单,易于控制,成本低,易于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大块体单晶铜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固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固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54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