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生物聚合物涂层的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15803.8 | 申请日: | 2020-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3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赪胤;卢嘉慧;王天奕;杨剑;李家宝;褚子豪;庄思东;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H01M4/62;H01M10/36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邹伟红;刘海霞 |
地址: | 22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生物 聚合物 涂层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具有生物聚合物涂层的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按质量比为8:1:1~6:2:2将生物聚合物、凝胶和锌盐溶于溶剂中配制成成膜液;
(2)将成膜液均匀涂覆在电极上;
(3)采用结晶方法处理涂覆涂层的电极,诱导涂层材料结晶,得到具有生物聚合物涂层的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生物聚合物选自丝素蛋白、丝胶蛋白、血红蛋白、牛血清蛋白、牛血蛋白、肌红蛋白、铁硫蛋白、玉米蛋白、伴刀豆球蛋白、黄素蛋白、胰岛素、辣根过氧化酶、过氧化氢氧、化酶甲醇脱氢酶、葡糖糖氧化酶、胆红素氧化酶、漆酶、过氧化氢酶、肌酐溶菌酶、溶菌酶、D-氨基酸氧化酶、细胞色素P450、细胞色素c氧化酶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凝胶选自明胶、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纤维素、黄原胶、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聚偏氟乙烯、卡帕卡拉胶、聚氧化乙烯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锌盐选自ZnCl2、ZnSO4、Zn(NO3)2、Zn(ClO4)2和Zn(BF4)2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溶剂选自水、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乙二醇、丙三醇、环己醇、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水、乙醇水溶液或N-甲基吡咯烷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成膜液中还含有含碳活性物质,所述的生物聚合物、凝胶、锌盐和含碳活性物质的质量比为6~7:1~2:1~2:1,所述的含碳活性物质为g-C3N4和/或Mxene。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涂覆方式采用滴涂、刷涂或刮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电极为锌金属片电极,由活性物质、负极集流体组成的锌负极或二氧化锰正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结晶方法选自变温法、有机溶剂诱导法、稀土金属配位结晶法、酸性环境诱导结晶法或场作用诱导结晶法;所述的有机溶剂诱导法为醇诱导结晶法或羧酸诱导结晶法。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具有生物聚合物涂层的电极。
10.水系锌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系锌电池的正极和/或负极为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生物聚合物涂层的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1580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容器及其制造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缆生产的废旧塑料回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