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垂直起降的飞行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2357.3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7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丁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海利天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06 | 分类号: | B64C1/06;B64C15/02;B64C2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1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垂直 起降 飞行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可垂直起降的飞行器,包括机身和机翼,机身包括前机身和后机身,机翼对称设置在前机身的两侧,两机翼所在平面经过机身的轴线,并将后机身分为对称的上机身和下机身,前机身的尾部分别与上机身和下机身的头部铰接,上机身和下机身连接有驱动其展开或闭合的折叠机构;上机身和下机身的尾部分别设有一组第一推进器和第一转向喷嘴,每组第一转向喷嘴设置在第一推进器尾部,第一转向喷嘴连接可驱动其转动的第一旋转机构,第一转向喷嘴的旋转轴线与机身的轴线垂直;上机身与下机身完全展开时呈一字型,且上机身和下机身的底部与两个机翼的尾部位于同一平面。本申请减小了飞行器起落所占用的空间,增大了飞行器垂直升起后的飞行动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垂直起降的飞行器。
背景技术
无人飞行器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被使用。民用中的高速飞行器以及军用飞行器基本都是使用大功率螺旋桨作为动力或者使用燃油的喷气式发动机作为动力,这些飞行器大都是使用传统的起飞方式,推进器的动力全部转化为机身的前进速度并通过机翼与空气产生相互作用达到起飞目的,这些飞行器都需要较长的跑道以便获得足够的起飞速度。
还没有一种飞行器能够实现类似于直升机形式的垂直起落方式,垂直起落的无人机大多将螺旋桨布置成直升机的形式,这种设置方式所提供的动力不能让飞行器获得较大的水平飞行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减小飞行器起落所占用的空间,提高飞行器垂直升起后的飞行动力,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垂直起降的飞行器。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可垂直起降的飞行器,包括机身和机翼,所述机身包括前机身和后机身,所述机翼对称设置在前机身的两侧并向后倾斜延伸,两所述机翼所在平面经过机身的轴线且将后机身分为对称的上机身和下机身,所述前机身的尾部分别与上机身和下机身的头部铰接,所述上机身和下机身连接有驱动其展开或闭合的折叠机构;所述上机身和下机身的尾部分别设有一组第一推进器和第一转向喷嘴,每组所述第一转向喷嘴设置在第一推进器尾部,所述第一转向喷嘴连接可驱动其转动的第一旋转机构,所述第一转向喷嘴的旋转轴线与机身的轴线垂直;所述上机身与下机身完全展开时呈一字型,且此时第一转向喷嘴的轴线与机身的轴线平行,所述上机身与下机身完全闭合时,第一转向喷嘴的轴线与机身的轴线平行;所述上机身与下机身完全展开时,上机身和下机身的底部与两个机翼的尾部位于同一平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机身和上机身在起飞和降落时完全展开并呈一字型,上机身与下机身完全展开时,上机身和下机身的底部与两个机翼的尾部位于同一平面,上机身和下机身的尾部设置的第一转向喷嘴的轴线均与机身的轴线平行,经第一推进器提供垂直地面的喷气动力,可以使飞行器实现垂直起降的目的。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上机身和下机身闭合,第一转向喷嘴的轴线转动到与机身的轴线平行,为飞行器飞行提供飞行动力,比通常的螺旋降直升机,大大提高了飞行速度。
优选的,所述折叠机构包括设置在前机身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螺杆,所述螺杆的轴线与机身的轴线重合,所述螺杆上螺接螺母,所述螺杆外侧套设同轴的固定筒,所述固定筒一端固定连接在前机身上,所述固定筒两端固定连接转动轴承,所述螺杆两端连接在转动轴承上,所述螺母对称铰接上连杆和下连杆,所述固定筒壁对称开设让位槽,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的另一端穿设相应的让位槽并分别铰接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所述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分别固定连接上机身和下机身,所述上机身和下机身分别设有容纳固定筒的容纳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转动可以带动螺杆转动,螺杆上螺接的螺母在螺杆上做直线运动,螺母又带动其铰接的上连杆和下连杆同步转动,上连杆和下连杆进一步带动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转动,从而带动与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固定连接的上机身和下机身展开或闭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海利天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海利天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23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