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提高益生菌常温保存活性的冻干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2452.3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0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郭仁妹;韩峰;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微克生活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36;C12N1/04;C12R1/25;C12R1/225;C12R1/23;C12R1/01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殷海霞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林泉街3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益生菌 常温 保存 活性 技术 | ||
本发明涉及益生菌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提高益生菌常温保存活性的冻干技术,有效提高益生菌的耐酸能力,提高益生菌活性;包括以下步骤:S1、将益生菌接种至低酸性培养基中;S2、将步骤S1中活化后的菌种接种至低酸性培养基进行划线培养,选取过渡优势菌种;S3、将过渡优势菌种接种至高酸性培养基中进行培养;S4、将S3中产物接种至高酸性培养基进行划线培养,选取耐酸优势菌种;S5、将耐酸优势菌种接种至高酸性培养基中,得到增殖的菌液;S6、取一定体积的上述增殖菌液在4℃,6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15min后,收集沉淀;相同离心条件下,将沉淀用无菌生理盐水离心洗涤2次,得菌泥;S7、混合均匀真空冷冻干燥,制得成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益生菌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提高益生菌常温保存活性的冻干技术。
背景技术
益生菌是活的、对人体健康有益的一类微生物。当适量摄入时,可以抑制消化道致病菌繁殖,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通常认为益生菌要发挥其益生功效,必须在产品与宿主中都保持活性和代谢稳定,一般要求每g或每mL产品中活菌数不少于106CFU。然而,在益生菌产品的生产、运输、销售、贮藏等环节,益生菌活性极易受pH、温度、氧以及宿主消化系统(人体胃部的pH值大约是1.8~3.0)的影响,其活菌数将大幅下降,使最终定植于肠道中的活菌数低于理论值。
益生菌制剂在被食用时,需要经过人体消化道的低酸性环境,造成益生菌到达肠道时活性较低,至目前为止,提高益生菌存活率的方法主要有:筛选耐酸菌株、添加受体以强化菌株的稳定性、添加还原剂或者抗氧化剂、微胶囊技术、双层包埋技术、基因融合技术等,但这些方法本身在安全、实用性上均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此,提出一种可提高益生菌常温保存活性的冻干技术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提高益生菌常温保存活性的冻干技术,有效提高益生菌的耐酸能力,提高益生菌活性。
本发明的一种可提高益生菌常温保存活性的冻干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益生菌接种至低酸性培养基中,接种比例为10-20%;
S2、将步骤S1中活化后的菌种接种至低酸性培养基进行划线培养,选取过渡优势菌种;
S3、将过渡优势菌种接种至高酸性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接种比例10-20%;
S4、将S3中产物接种至高酸性培养基进行划线培养,选取耐酸优势菌种;
S5、将耐酸优势菌种接种至高酸性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接种比例为5%,得到增殖的菌液;
S6、取一定体积的上述增殖菌液在4℃,6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15min后,收集沉淀;相同离心条件下,将沉淀用无菌生理盐水离心洗涤2次,得菌泥;
S7、将制备的菌泥用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重悬,制成菌悬液,按照每100mL菌悬液添加红糖10-15g、脱脂乳粉10-15g、月见草油3-6g、麦芽糊精10-20g,混合均匀真空冷冻干燥,制得成品。
本发明的一种可提高益生菌常温保存活性的冻干技术,所述步骤S1中益生菌菌种包括植物乳杆菌、瑞士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长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以及短双歧杆菌。
本发明的一种可提高益生菌常温保存活性的冻干技术,所述步骤S1和步骤S2中低酸性培养基制备方法为:向MRS培养基中滴加盐酸溶液,直至pH至4-5。
本发明的一种可提高益生菌常温保存活性的冻干技术,所述步骤S3、S4、S5中高酸性培养基制备方法为:向MRS培养基中滴加盐酸溶液,直至pH至2。
本发明的一种可提高益生菌常温保存活性的冻干技术,所述步骤S1中接种比例为10-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微克生活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微克生活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24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