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芯撑的环保抗变色耐腐蚀镀锡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26421.5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78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宝胜;胡长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史密斯理查森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21/14 | 分类号: | B22C21/14;C25D5/10;C25D7/00;C25D3/3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石磊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环保 变色 腐蚀 镀锡 制备 工艺 | ||
一种用于芯撑的环保抗变色耐腐蚀镀锡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前处理:对芯撑依次进行化学除油、酸洗除锈、活化的前处理;(2)电镀锡:将前处理后的芯撑放置电镀槽一内,所述电镀槽一包括电镀槽、恒电流/恒电位仪、阳极、电镀槽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高度调节块、升降装置;所述镀液一的组成包括甲基磺酸亚锡原液、甲基磺酸、添加剂、2,5二羟基苯磺酸盐、去离子水;(3)清洗;(4)电镀锡;(5)清洗;(6)抗变色处理;(7)吹干。本发明所述的用于芯撑的环保抗变色耐腐蚀镀锡制备工艺,工艺步骤合理,简单、可操作性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芯撑镀锡制备工艺中环境污染较大、镀锡层耐腐蚀效果差、抗变色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芯撑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芯撑的环保抗变色耐腐蚀镀锡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芯撑,在铸型中支撑型芯的金属支撑物,其材料与铸件材料相同或接近。为了防锈和更好地与金属液熔接,芯撑表面应清洁并且镀锡。锡是塑性较好的金属,在辗压、冲压和拉伸时十分方便,锡易被刷亮、抛光或加热熔化成精饰,具有良好的耐蚀性、环保性、钎焊性、柔软性和延展性等,同时锡不易失去光泽,还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常温时在空气中不发生化学反应,在淡水或海水中都很稳定,不过锡在卤素、矿物质酸及强碱性溶液存在的情况下易被腐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铸造成品产业的发展速度也比较快,铸造成品对芯撑的需求量相对比较大,对芯撑的质量要求也相对比较高。镀锡工艺是芯撑的核心工艺之一,镀锡工艺的好坏对芯撑以及铸造成品的质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使用的镀锡工艺主要有五种,包括硫酸盐镀锡、卤化物镀锡、氟硼酸镀锡和碱性镀锡,这五种镀锡工艺均存在一定的缺点,例如硫酸盐镀锡中硫酸盐自身没有除油能力,对电镀的前处理要求严格;卤素锡电镀属于常温镀锡工艺,易产生泥渣,其中超过20%的锡进入泥渣中,泥渣处理困难、且成本很高,镀液中加入氟化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硼酸盐镀锡具有较宽的电流密度范围,较高的电沉积速度和分散能力,镀层光亮结晶细小致密,其缺点是它的腐蚀性、毒性及成本都较高;锡酸盐镀锡的能耗大,电流密度范围窄、电流效率低,阳极行为影响大,不能直接获得光亮镀层。
因此,需要研发出一种适用于用于芯撑的环保抗变色耐腐蚀镀锡制备工艺,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应用前景广泛。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910994659.6公开了一种金属表面的镀锡方法,是将无镀锡部分与修复液接触进行化学反应,以来实现快速镀锡,没有进一步提高镀锡的环保、抗变色、耐腐蚀性能。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芯撑的环保抗变色耐腐蚀镀锡制备工艺,工艺步骤合理,简单、可操作性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芯撑镀锡制备工艺中环境污染较大、镀锡层耐腐蚀效果差、抗变色效果差的技术问题,通过二次电镀锡和抗变色处理,大大提高了芯撑的耐腐蚀性能、抗变色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芯撑的环保抗变色耐腐蚀镀锡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前处理:对芯撑依次进行化学除油、酸洗除锈、活化的前处理;
(2)电镀锡:将前处理后的芯撑放置电镀槽一内,所述电镀槽一包括电镀槽、恒电流/恒电位仪、阳极、电镀槽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高度调节块、升降装置;所述电镀槽内盛放有镀液一,所述前处理后的芯撑作为阴极并且与阳极并列竖直设置在电镀槽内,所述阳极为钛涂层阳极板;所述阳极通过阳极线连接恒电流/恒电位仪的阳极,所述前处理后的芯撑通过阴极线连接恒电流/恒电位仪的阴极;所述电镀槽加热装置为蛇形钛合金加温管,所述电镀槽内设置蛇形钛合金加温管进行加热;所述电镀槽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高度调节块置于电镀槽内并且与位于电镀槽外侧的升降装置连接,通过升降装置调节高度调节块浸入镀液一的体积,实现对锡液面高度的控制;所述镀液一的组成包括甲基磺酸亚锡原液、甲基磺酸、添加剂、2,5二羟基苯磺酸盐、去离子水;镀锡层的厚度为0.5-1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史密斯理查森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太仓史密斯理查森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64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