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器人脚底结构及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27020.1 | 申请日: | 2020-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8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冷晓琨;常琳;吴雨璁;白学林;柯真东;王松;何治成;黄贤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7/032 | 分类号: | B62D57/0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曹瑞敏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脚底 结构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机器人脚底结构及机器人,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该机器人脚底结构包括:底板、顶板。底板的第一面用于与地面接触,底板远离地面的第二面通过固定件与顶板连接。顶板上设置有踝关节舵机以及至少一个薄膜压力传感器,踝关节舵机用于根据接收的控制指令,控制机器人的运行,薄膜压力传感器用于在机器人运行过程中检测压力信号。本方案中的机器人脚底结构通过集成薄膜压力传感器,可以使得在机器人运行的过程中,通过检测机器人脚底的压力信号,实现机器人落脚检测。由于所采用的薄膜压力传感器具有结构小型化,且易于集成的特性,使得机器人的落脚检测不再局限于大型机器人中,同样可实现落脚检测在小型化机器人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机器人脚底结构及机器人。
背景技术
足式机器人,其有着良好的自由度、动作灵活、自如、稳定。足式机器人是一种仿生类型的机器人,能够实现机器人的双足行走和相关动作。作为由机械控制的动态系统,足式机器人包含了丰富的动力学特性。在未来的生产生活中,类人型足式机器人可以帮助人类解决很多问题比如驮物、抢险等一系列危险或繁重的工作。对于足式机器人在行走过程中落脚状态检测的研究,一定程度上能够辅助机器人更加平稳的行走。
现有的足式机器人落脚状态检测主要采用的是:将六维力传感器安装在踝关节的部位,在机器人足部落地时可检测到六维力传感器竖直(z)方向的受力大于一定阈值时,认为机器人足部已经触地。
但是,由于六维力传感器结构较大,且生产成本较高,导致其应用受到局限,难以应用到中小型机器人中。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机器人脚底结构及机器人,以便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机器人落脚检测传感器结构较大,无法小型化,从而无法应用到小型机器人脚底结构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器人脚底结构,包括:底板、顶板;
所述底板的第一面用于与地面接触,所述底板远离地面的第二面通过固定件与所述顶板连接;
所述顶板上设置有踝关节舵机以及至少一个薄膜压力传感器,所述踝关节舵机用于根据接收的控制指令,控制机器人的运行,所述薄膜压力传感器用于在所述机器人运行过程中检测压力信号。
可选地,所述顶板上还设置有数据采集板,每个所述薄膜压力传感器的一端均与所述数据采集板连接;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压力点;
每个所述薄膜压力传感器的另一端均固定设置在所述顶板的底部;
所述薄膜压力传感器的另一端在受压时接触所述压力点,并将检测的压力信号传输至所述数据采集板。
可选地,所述压力点和所述薄膜压力传感器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件。
可选地,所述机器人脚底结构还包括: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二缓冲件套接于所述固定件上;
所述顶板通过套接有所述第二缓冲件的固定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机器人脚底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缓冲件;
各所述第三缓冲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的预设位置。
可选地,所述固定件包括:导向柱;
所述导向柱上开设有限位结构。
可选地,所述机器人脚底结构还包括:安装件;
所述数据采集板通过所述安装件安装于所述顶板上。
可选地,所述底板的第一面上开设有预设数量的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70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木质玩具滚轮快速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子产品生产用多点焊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