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超厚PET材料膜的模切工艺及模切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27429.3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15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姚汉文;汪超;吴永刚;陈牧;左胜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轩苏原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44 | 分类号: | B26F1/44;B26D7/26;B26D7/10;B29C65/74;B29C65/78 |
代理公司: | 苏州智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5 | 代理人: | 唐学青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pet 材料 工艺 设备 | ||
1.一种用于超厚PET材料膜的模切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其上配置有工作平面,所述工作平面上配置有第一整形部件及第二整形部件,所述第一整形部件及第二整形部件之间配置有传输部件,
所述第一整形部件包括:架体,其内配置有第一可控加热轴及第二可控加热轴,且所述第一可控加热轴位于所述第二可控加热轴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可控加热轴及第二可控加热轴分别连接驱动电机,基于电机的驱动该第一可控加热轴与第二可控加热轴同步同速旋转,所述第二可控加热轴的加热温度高于所述第一可控加热轴,
所述机架的一侧配置有上料装置,其上包括有缠绕的超厚PET材料的膜,所述膜连接至机架的一侧的上料部件,经所述上料部件传输至第一整形部件,经第一整形部件的加热覆合后所述膜还原到平直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切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切装置,其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的一侧配置有上料部件、所述本体的上料部件的相对一侧配置有卸料部件,及位于上料部件与卸料部件之间的模切组件,
所述模切组件包括:第一模块,所述第一模块包括:
第一顶块,其可伸缩的嵌入第一刀体内,所述第一刀体的朝向待模切的膜侧配置有刀锋,所述刀锋与第一刀体一体成型,所述刀锋配置有内刀锋及外刀锋,所述内刀锋角度小于等于3°,所述外刀锋的角度为2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块的边缘与刀锋的间隙t小于等于0.5m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切组件还包括:第二模块,所述第二模块包括:
第二顶块,其可伸缩的嵌入第二刀体的框体内,第二刀体的朝向压切膜侧配置有刀锋,所述刀锋与第二刀体一体成型,所述刀锋配置有内刀锋及外刀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块的边缘与所述刀锋的间隙小于等于0.5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控加热轴或第二可控加热轴的转速介于2.0m/min~3.0m/min。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切设备运行时,第一可控加热轴的加热温度介于65°~75°,第二可控加热轴的加热温度介于75°~85°。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切设备,其特征在于,
第一可控加热轴与第二可控加热轴夹持超厚PET材料的膜所处的位置略低于该传输部件的平面。
9.一种用于超厚PET材料膜的模切工艺,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含如下步骤:
基于待切的PET材料的膜的厚度和特性,设定第一整形部件的上/下贴合轴运行参数,所述运行参数包括上/下贴合轴的加热温度和转速;
将待切的PET材料的膜与托底材料一起通过第一整形部件的上/下贴合轴进行覆合,
覆合后的平直模通过模切组件进行模切、冲压成型,
利用剥刀剥离边缘废料,产出成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切工艺,其特征在于,下贴合轴的加热温度比上贴合轴的加热温度高至少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轩苏原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轩苏原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2742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