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既有运营铁路火车站原位快速改造升级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30667.X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28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海;高新;刘文胜;余秀平;简朝;岑峰;齐锋波;张干;刘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B61B1/00;B61B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汪贵艳 |
地址: | 2151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既有 运营 铁路 火车站 原位 快速 改造 升级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铁路改造领域的一种既有运营铁路火车站原位快速改造升级施工方法,保留原上行线、原下行线正常通车;拆除既有车站南场范围的相关设施,新建南场范围的地下通道、站台及列车通行所需设施等;然后将原上行线、原下行线拨接到新南场线路上,施工场地转至北场,除既有车站北场范围的相关设施,新建北场范围的地下通道、站台及列车通行所需设施等;将南场上行线按设计规划转至北场新建永久线路,将下行线拨接到设计永久线路上,并原位恢复新南场线路;最终实现既有运营火车站改造升级施工。本发明能够解决既有铁路火车站改造升级、场地受限同时需确保既有线路运行的问题,规避营业线附近施工作业的安全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改造领域,具体是一种既有运营铁路火车站原位快速改造升级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间人口流动增加,城市形象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诸多出行方式中铁路占有很大比重,而且火车站尤其能展现一座城市的风貌。既有铁路火车站的功能、规模、形象已无法满足城市的需要,车站改造升级将趋于常态化。
对既有火车站改造升级,是提高城市形象、改善人们出行条件的有效措施。既有火车站改造升级包括站房、站台、雨棚、地下通道、线路及配套设施等改造施工。在车站改造施工时,往往要同时确保营业线正常运营,这给车站改造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若在既有车站旁新建临时过渡车站,虽然能对既有车站全面同时进行改造施工,但施工费用高,所需场地大,施工影响范围大,车站周围往往没有足够的空间;若停运营业线,改造施工完成后再重新运营,将影响营业线运营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有运营铁路火车站原位快速改造升级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既有运营铁路火车站原位快速改造升级施工方法,包括既有第一站台、既有第二站台、既有第三站台,其中既有第一站台与既有第二站台之间设有至少两条既有北场线路,既有第二站台与既有第三站台之间设有若干条既有南场线路;施工步骤如下:
步骤1:保留两条既有北场线路分别作为原上行线与原下行线,并保留列车通行原上行线、原下行线的必要设施;
步骤2:在南场施工,拆除既有第三站台、既有南场线路以及其连接的原道岔的曲股线路,将原道岔开通直股,钉闭紧固;
步骤3:在北场施工,拆除原上行线、原下行线连接的相关道岔的曲股线路及岔前线路,将道岔开通直股,钉闭紧固;并拆除除原上行线、原下行线之外的其他既有北场线路及其他既有北场线路连接的道岔,同时拆除与列车通行原上行线、下行线无关的设施;
步骤4:在南场按规划建造第三新站台、第二新站台,在第二新站台、第三新站台之间建设南场通道、至少两条新南场线路以及人员、列车通行的必要设施,拨接两条新南场线路使分别作为临时上行线与临时下行线,对临时上行线与临时下行线分别插铺新道岔并纳入联锁,新道岔开通直股,钉闭紧固;
步骤5:转为北场施工,拆除既有第一站台、既有第二站台,按规划建造第一新站台,在第一新站台与第二新站台之间建设北场通道、若干新北场线路以及人员、列车通行的必要设施,拨接一条新北场线路作为永久上行线,插铺新道岔并纳入联锁,新道岔开通直股,钉闭紧固;
步骤6:原位恢复临时上行线占用的新南场线路,按规划选择一条新南场线路作为永久下行线,实现火车站的改造施工。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方案,步骤2中,还可以判断第二新站台的安装位置,如果与既有第二站台的位置存在重叠,拆除部分既有第二站台。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方案,开挖南场通道、北场通道的基坑时,采用钢支撑结构配合由边缘带有锁口的型钢构成的钢板桩或钢管桩作为支护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06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