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参数化水平集的能量有限元拓扑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32585.9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61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童;刘宏磊;张子玉;刘策;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17;G06F30/18;G06F111/04;G06F111/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参数 水平 能量 有限元 拓扑 优化 方法 | ||
1.基于参数化水平集的能量有限元拓扑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定义设计工况:
设计域的结构为矩形加筋板,加筋板由基板和加强筋组成,基板尺寸参数为l×w×hplate,基板由厚度为hstiffener的加强筋加强,定义加筋板的四边固定,加筋板上表面受均匀分布的单位动态载荷;
2)确定设计变量:
用组件来描述加筋板,取矩形作为组件的形状,每个组件包含矩形中心坐标(x0,y0)、长度L、宽度T以及倾斜角θ共计5个变量,在基板上均匀布置n个组件,将其作为初始布局,此时共有5n个变量,将这些变量有序的储存到向量v中;
3)基于参数化水平集的结构几何描述:
3.1)n个组件均匀分布基板上表面,构成初始结构;
3.2)使用几何参数表示第q个组件的水平集函数φq,q=1,2…n:
3.3)使用Heaviside公式对每个组件的水平集函数φq标准化:
3.4)组装所有组件水平集:
3.5)使用Heaviside公式对整个结构进行第二次标准化,得到整个结构的最终水平集φsum:
4)将结构的几何描述投影到能量有限元模型:
每个单元的厚度取决于水平集的覆盖范围:
上式中,hj为第j个单元的厚度,hstiffener和hplate分别为加强筋和基板的厚度,为第j个单元的第i个节点的水平集值,nnod为每个单元的总节点数;
5)能量有限元计算:
5.1)构建单元能量矩阵:
单元中弹性波能量平衡的控制微分方程为:
上式中,e为能量密度,cg为弹性波群速度,η为阻尼系数,ω为角频率,Π为输入功率;
控制方程的弱形式为:
上式中,为加强筋边界的法向量,N为形函数,{ej}为第j个单元的节点能量密度向量;
弱形式控制方程的矩阵形式为:
[Kj]{ej}={Fj}+{Qj} (8)
其中:
上式中,Kj为单元能量矩阵,Fj为单元输入功率,∏(x,y)为节点(x,y)上的输入功率,Qj为单元边界上的能流;
5.2)能量的反射和折射:
能流在厚度不同的相邻单元边界上发生反射和折射,能量传递系数τ12和反射系数r11分别为:
上式中,θ1为入射角,θ2为折射角,Af1、Cf1、Df1、Af2、Bf2分别为入射波、反射波、近场消散波、折射波、消散波的振幅;
5.3)耦合单元分析:
5.3.1)不同厚度单元间耦合:
不同厚度的相邻单元边界增加新节点,此时能量有限元表达式为:
上式中,K为未耦合的全局能量矩阵,Kq为相邻单元的耦合矩阵;
5.3.2)相同厚度单元间耦合:
所有单元边界增加新节点得到能量有限元新网格——非耦合网格,非耦合网格中全局能量矩阵装配步骤如下:
5.3.2.1)非耦合网格中无公共节点耦合的全局能量矩阵:
5.3.2.2)耦合水平边界单元节点:定义i1、i2、i3、i4为一个单元的四个节点,定义K(i,...)表示K(i1,i1)、K(i1,i2)、K(i1,i3)、K(i1,i4),当i1节点和i2节点需要耦合时,首先将K(i1,...)添加到第i2行,再将K(i2,...)添加到第i1行;
5.3.2.3)按照上述规则耦合垂直边界单元节点;
5.3.2.4)按照上述规则耦合对角线边界单元节点;
5.3.2.5)将组装所得全局能量矩阵中相互耦合的节点icoup1、节点icoup2进行操作:第icoup2行的直接移动至第icoup1列,且第icoup1列保持不变;得到全局能量矩阵的最终形式:
5.4)确定优化模型:
以结构的动态性能最佳为优化目标,将结构所储存的能量设定为衡量结构动态性能的指标,命名为能量柔度,能量柔度即为关于设计变量的目标函数;设定优化结构材料用量不得超过设计许用材料用量,将材料用量作为约束函数;
优化数学模型如下:
上式中,变量v为所有组件的几何参数,J(v)为目标函数,M(v)和Mupp分别为加强筋材料用量和最大设计许用材料用量,ne为总单元数,hj和Sj分别为第j个单元的厚度和面积;
5.5)敏度分析:
5.5.1)目标函数敏度:
目标函数的敏度计算公式如下:
上式中,为全局能量矩阵的敏度,为耦合矩阵的敏度;
5.5.2)约束函数敏度:
约束函数的敏度计算公式如下:
6)迭代优化:
将能量有限元计算结果以及敏度带入移动渐近线优化算法(MMA)中,迭代更新变量,直至目标函数在满足约束条件的情况下收敛为止,此时获得满足材料用量约束条件下加筋板的最优结构布局;
7)适应性处理:
按照生产工艺要求圆整加筋板的结构布局,从而获得加筋板的结构最终布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参数化水平集的能量有限元拓扑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为适应不同设计需求,使用时并不局限于所述的约束及优化目标,设计者能够加入质量评价、强度评价、刚度评价、疲劳寿命评价,评价方法通过能量有限元计算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258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手术衣折叠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取样检测消毒器械制药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