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咽组合物、清咽抑菌液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33459.5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3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吴相君;冉瑞虎;王谦;林志宏;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2 | 分类号: | A61K36/82;A61K9/12;A61K47/26;A61K47/12;A61P11/04;A61P31/04;A61P31/10;A61P1/02;A61K31/44;A61K31/155 |
代理公司: | 河北国维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37 | 代理人: | 墨伟 |
地址: | 050035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清咽抑菌液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咽喉保健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咽组合物及其应用和该组合物制成的清咽抑菌液及其制备方法。该清咽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金银花提取液0.05~7份,甘草提取液0.05~7份,绿茶提取液0.05~7份,西吡氯铵0.02~0.1份和葡萄糖酸氯己定0.02~0.1份。该清咽组合物在较小的用量下即可发挥显著的杀菌、抗病毒作用,并可消除细菌的耐药性,能够有效消灭口腔、咽部中的有害菌,起效迅速,还能够保护口腔、咽部中的有益菌,从而改善口腔微循环。用该清咽组合物可制成清咽抑菌液等清咽抑菌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咽喉保健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咽组合物及其应用和该组合物制成的清咽抑菌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口腔、鼻腔是机体内环境与外环境直接联系门户,外界环境中许多生态系统中细菌可通过呼吸最终经咽喉部位进入肺部,所以咽喉在承担生理作用的同时,也承担着更多的危害,口腔、鼻腔的不适会及时反馈到咽喉,造成急慢性咽炎、喉咙肿痛、声音嘶哑,所以对咽喉的保护同样重要。另一方面,生活节奏加快和工作压力增大引起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如熬夜、加班、晚睡等)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如不定时进餐或常吃各种快餐以及麻、辣、烫等重口味饮食)导致咽喉肿痛等问题快速蔓延。这些“小问题”虽然不足以去医院,却极大困扰了人们的情绪。
目前市售的咽喉用药按消费人群的需求一般分为治疗型和保健型两种。治疗型包括中成药和化学药两大类,主要用于治疗因感冒或咽喉炎引发的有明显症状的疾病。保健型主要是保健品和食品,活性成分大多由药食同源的中药组分和食品成分组成,一般面向烟酒过度、饮食不当或用嗓过度等咽喉症状较轻的人群。受绿色和健康消费理念的影响,保健型咽喉用药更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养生传统。但是保健型咽喉用药往往起效慢,且对于咽喉不适通常仅能起到缓解和辅助治疗作用,对于大多数患者,单纯使用保健型咽喉用药并不能完全治愈咽喉不适,一般仍需配合治疗型药品,故其在使用中仍受到一定限制。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的保健型咽喉用药起效慢,并不能完全治愈咽喉不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清咽组合物、抑菌液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清咽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金银花提取液0.05~7份,甘草提取液0.05~7份,绿茶提取液0.05~7份,西吡氯铵0.02~0.1份和葡萄糖酸氯己定0.02~0.1份。
在该清咽组合物中,金银花含有绿原酸和异绿原酸,其提取液能够通过抑制炎症部位炎症因子的合成或释放而发挥类似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抗炎作用。试验发现,金银花提取液还具有滋养并修复肌肤,促进细胞活力的作用,有助于维持皮肤健康,使皮肤恢复正常状态。
甘草主要活性成分为三萜皂苷和黄酮类化合物等,其提取液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镇咳、抗溃疡、祛痰、抗氧化、抗癌、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活性,具有良好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均表现一定的抑制,还能够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SARS)、呼吸系统病毒、水泡性口膜炎病毒等多种病毒的增殖。
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还对辐射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药理功效。茶叶具有药理作用的主要成份是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茶氨酸等。其中茶多酚有较强的收敛作用和一定的消炎作用,并对病原菌、病毒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西吡氯铵通过降低表面张力而抑制和杀灭多种口腔致病菌和非致病菌细菌,并能减少或抑制牙菌斑的形成,有助于保持口腔清洁、清除口腔异味。葡萄糖酸氯己定具有相当强的广谱抑菌、杀菌作用,可冲洗创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34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清焦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下一篇:电池壳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