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轻质保温墙体材料耐久性的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35031.4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9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丁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滨江新型墙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2 | 分类号: | C04B28/02;C04B16/06;C04B20/04;C04B38/10;D01F9/22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汪纲 |
地址: | 2382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质保 墙体 材料 耐久性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轻质保温墙体材料耐久性的加工工艺,涉及墙体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工艺如下:1)采用三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制得得到棒状纳米颗粒;2)将聚丙烯腈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棒状纳米颗粒得到纺丝液,经静电纺丝得到复合纳米纤维;3)对复合纳米纤维进行预处理;4)将原料混匀后得混凝土,将预处理复合纳米纤维加入到混凝土中,经过养护即可得到所需的高耐久性轻质保温墙体材料。本发明中,通过将制备的预处理复合纳米纤维引入到混凝土中制成墙体材料,可以有效的吸收及分散墙体材料受到的作用力,从而增强其抗压强度,提高了墙体材料的耐久性,实现墙体材料使用性能的增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墙体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轻质保温墙体材料耐久性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建筑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保温隔热墙体材料在各种性能上均不理想,现有轻质墙体材料主要有:凝胶墙体材料,采用胶凝材料、陶粒、砂、减水剂和水等制作而成,板材面密度大,单纯依靠陶粒来提高板材的隔热保温性能,效果不佳;水泥珍珠岩玻璃纤维轻质墙体材料,其缺陷是珍珠岩吸水性,室内干燥,吸水后墙体皮脱落;玻璃纤维轻质墙体材料,其缺陷是耐碱性差,腐蚀后呈粉末状,拉力和张力降低;水泥砂浆轻质墙体材料,其缺陷是墙体材料体积重,易吸潮膨胀干燥收缩产生裂缝;此外为了达到保温效果,也有采用外贴自保温系统的墙体材料,虽然能提高保温隔热效果但耐火极限及燃烧性能达不到要求。
目前在生产建筑用轻质墙体材料技术中,混凝土中气泡主要采用以下两种制泡方式,一是机械制泡,二是化学发泡。发泡材料在养护过程中会生成氢气或氧气,从而在混凝土中形成气孔,并且形成的气孔在混凝土中多以相互连通的形式存在,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及耐久性,制约着墙体材料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提高轻质保温墙体材料耐久性的加工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提高轻质保温墙体材料耐久性的加工工艺,具体工艺如下:
1)称取适量的三氯化铁和氢氧化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待完全溶解后,将溶液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内衬的水热反应釜中,在100-110℃下反应24-28h,待反应结束后,离心分离出产物中的固体,并用水和无水乙醇反复洗涤,烘干后得到棒状纳米颗粒;
2)称取适量的聚丙烯腈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磁力搅拌6-8h,将棒状纳米颗粒加入到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10-15h得到纺丝液,将纺丝液装入注射器中,在环境湿度40-50%,温度为30-40℃的条件下进行静电纺丝,得到复合纳米纤维;
3)将复合纳米纤维在空气气氛下加热至250-280℃,预氧化处理2-3h,然后将预氧化后的复合纳米纤维和升华硫放置在石英舟的两侧,在氩气气氛下升温至600-700℃,煅烧处理8-10h,待煅烧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预处理复合纳米纤维;
4)将由水泥、砂、硅砂粉、陶粒、减水剂、发泡剂和水组成的原料搅拌3-6min,混匀后得混凝土,将预处理复合纳米纤维加入到混凝土中,混匀后均匀倒入放置有钢筋网架的模具内,经振捣压槽后进行常压蒸汽养护,拆模后再经高温高压养护,即可得到所需的高耐久性轻质保温墙体材料。
进一步,所述三氯化铁、氢氧化钠与去离子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3-1.6g:1g:100-120mL;所述烘干的温度为60-70℃,烘干时间12-15h。
进一步,所述聚丙烯腈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质量体积比为1:13-18g/mL;所述纺丝液中,棒状纳米颗粒的质量含量为2.5-4.5%;所述搅拌转速为180-230r/min。
进一步,所述静电纺丝工艺参数如下:纺丝液的流速为0.1-0.15mm/min,纺丝电压15-18kV,接收距离13-16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滨江新型墙材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滨江新型墙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50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