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湿抑菌抗紫外线竹纤维面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36260.8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8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金焕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勤烨针织工业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21/08 | 分类号: | D04B21/08;D06C7/02;D06B3/10;D06B15/02;D01F6/94;D01F1/10;D06P1/00 |
代理公司: | 绍兴越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94 | 代理人: | 徐晓琴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湿抑菌抗 紫外线 竹纤维 料及 制备 方法 | ||
透湿抑菌抗紫外线竹纤维面料与制备方法,属于纤维面料技术领域透湿抑菌抗紫外线竹纤维面料,所述纤维面料是由含有粒子粉末的聚氨酯纤维同天然纤维混纺制得的复合纤维经织造、染整制备而得,面料中包括毛丝、中丝和底丝,所述毛丝占面料的质量比例为40%‑60%,所述中丝占面料质量比例的20%‑40%,所述底丝占面料的质量比例为10%‑20%,其中所述毛丝采用75D/144F的涤纶低弹丝,所述中丝采用50D/24F的涤纶丝或100D‑135D的纤维素纤维中的一种,该透湿抑菌抗紫外线竹纤维面料及制备方法,通过在整经过程中控制张力器的张力,并采用采用ks高速经编机的三梳栉织造,其中竹纤维做底丝或中底丝,织造出的面料具有100%降解功能的面料,同时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及柔软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纤维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透湿抑菌抗紫外线竹纤维面料。
背景技术
聚酯纤维面料(polyester fibre)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聚酯链研究报告指出:工业化大量生产的聚酯纤维是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中国的商品名为涤纶。是当前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近年来,随着纺织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服饰的要求由原来的 耐穿结实性向美观性,舒适性和多样化发展,同时追求个性化档次高 的产品。而传统服装面料功能单一,档次不高,舒适度差,其附加值也不高,不能满足人们对服装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透湿抑菌抗紫外线竹纤维面料。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透湿抑菌抗紫外线竹纤维面料,所述纤维面料是由含有粒子粉末的聚氨酯纤维同天然纤维混纺制得的复合纤维经织造、染整制备而得,面料中包括毛丝、中丝和底丝,所述毛丝占面料的质量比例为40%-60%,所述中丝占面料质量比例的 20%-40%,所述底丝占面料的质量比例为10%-20%,其中所述毛丝采用75D/144F的涤纶低弹丝,所述中丝采用50D/24F的涤纶丝或100D-135D 的纤维素纤维中的一种,所述底丝采用 100D-135D 的纤维素纤维。
作为优选,所述天然纤维为羊毛纤维、蚕丝纤维、棉麻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聚氨酯纤维和天然纤维的质量用量比在2∶(4-6),将聚氨酯、羟基甲基纤维素、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乙烯醇、二水合酒石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纳米二氧化硅,加入高压均质机中,混合均匀后加入粒子粉末、木质素磺酸钠混合均匀,高温熔融,纺丝、牵拉,制得纺织用聚氨酯纤维。
透湿抑菌抗紫外线竹纤维面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选择。
S2:面料初处理。
S3:前处理。
S4:染色印花。
S5:后整理。
S6:成品定型。
作为优选,所述S1原料选择具体为:纤维面料原料按质量份计,各原料用量为:聚氨酯45-65份、羟基甲基纤维素10-25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2-25份、聚乙烯醇3-5份、二水合酒石酸钠2-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0.5-1.5份、纳米二氧化硅3-5份、粒子粉末20-35份、木质素磺酸钠5-15份,熔融温度为340-350℃,纺丝速度为1800-1900m/min。
作为优选,所述S2面料初处理具体为:采用 ks 高速经编机对上述原料进行整经,调整经编机内张力器的张力为 45CN,然后采用三梳栉织造成坯布,接着对坯布进行拉毛,其中所述 ks 高速经编机的第一梳栉中穿 75D/144F 的涤纶低弹丝,第二梳栉中穿 50D/24F 的涤纶丝或 100D-135D 的纤维素纤维,第三梳栉中穿 100D-135D 的纤维素纤维。
作为优选,所述S3前处理具体为:对拉毛后的坯布进行翻布、梳毛、烫光、预定型,预定型的温度为180-2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勤烨针织工业园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勤烨针织工业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62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挥发性物质检测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照明设备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