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气一体化换挡机构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38995.4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4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雷;郝一鸣;张科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清研海易新能源动力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1/30 | 分类号: | F16H61/30;F16H61/32;F16H6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领智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82 | 代理人: | 陈士骞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气 一体化 换挡 机构 车辆 | ||
本说明书公开一种电气一体化换挡机构及车辆,所述换挡机构包括:第一驱动部件;联轴器,与第一驱动部件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花键轴,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固定相连,所述花键轴上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加工有内花键,通过内花键安装在所述花键轴上,所述滑块上固定连接有拨头;第一传感器,安装在所述花键轴远离联轴器的一端;第二驱动部件,用于带动所述滑块在所述花键轴上延轴向运动;第二传感器,与所述滑块或与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以及控制单元,驱动第一驱动部件和第二驱动部件,根据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获得的信号,实现选换挡。该电气一体化换挡机构降低了控制电路复杂程度,缩小了控制器的体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变速箱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气一体化换挡机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装备有自动变速器的车辆,因具有操纵方便、起步平稳、乘坐舒适性好的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用户的青睐。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utomated ManualTransmission AMT)是在传统固定轴式变速器和摩擦式离合器基础上,应用自动变速理论,以电子控制单元为核心,通过控制策略与自动化装置控制变速箱实现自动换挡。其中变速器换挡机构的优劣直接影响AMT性能。国内现有AMT换挡机构多为纯气动方式,其存在的问题是,结构较为复杂、零件加工精度高、关键零部件需进口,特别是换挡部分的受力较大,需要布置较大缸径的气缸,从而带来结构复杂,外形尺寸较大,整车布置时容易与其他零部件产生干涉。
因此,研究一种结构简单的换挡装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电气一体化换挡机构及车辆,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气一体化换挡机构,包括:第一驱动部件;联轴器,与第一驱动部件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花键轴,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固定相连,所述花键轴上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加工有内花键,通过所述内花键安装在所述花键轴上,所述滑块上固定连接有拨头;第一传感器,安装在所述花键轴远离联轴器的一端,以获得所述滑块和所述拨头转动的角度;第二驱动部件,用于带动所述滑块在所述花键轴上延轴向运动;第二传感器,与所述滑块或与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以获得所述滑块在所述花键轴上移动的方向和位置;以及控制单元,驱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通过所述联轴器,带动所述滑块和所述拨头摆动,根据所述第一传感器获得的滑块以及拨头的转动角度,实现换挡;驱动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带动所述滑块延所述花键轴移动,根据所述第二传感器获得的滑块的位置,实现选档。
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部件为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联轴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花键轴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包括:电磁阀;以及气缸,与所述电磁阀相连,以通过所述电磁阀控制所述气缸的启停和导通方向,其活塞作为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滑块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滑块的侧面加工有齿条。
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包括:电磁阀;气动马达,与所述电磁阀相连,以通过所述电磁阀控制所述气动马达的启停、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其动力输出轴作为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的动力输出端;以及齿轮,与所述气动马达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与所述滑块的侧面的齿条组成齿轮齿条机构,通过所述齿轮齿条机构使得所述滑块延所述花键轴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包括:电磁阀;旋转气缸,与所述电磁阀相连,以通过所述电磁阀控制所述旋转气缸的启停、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其活塞作为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的动力输出端;以及齿轮,与所述旋转气缸的活塞固定连接,与所述滑块的侧面的齿条组成齿轮齿条机构,通过所述齿轮齿条机构使得所述滑块延所述花键轴移动。
可选地,所述气动马达与所述电磁阀通过气管相连。
可选地,所述旋转气缸与所述电磁阀通过气管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清研海易新能源动力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清研海易新能源动力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389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