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快换机构、系统和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41772.3 | 申请日: | 2020-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0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卢楚辉;梁冬妮;南银姬;邹姚辉;李强;韦杰宏;伍健;何佳健;王文洋;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B60L53/8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谢阅 |
地址: | 545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动力电池 机构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快换机构、系统和汽车,包括基座、蜗杆、蜗轮、夹持组件和传动组件,基座用于固定至车体,基座具有呈交叉设置的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蜗杆沿第一方向轴线转动安装于基座;蜗轮转动安装于基座,蜗轮与蜗杆相啮合;夹持组件包括沿第二方向呈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持部,两个夹持部中的至少一个沿第二方向活动安装在基座,以使得两个夹持部具有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的移动行程,其中,两个夹持部在相互靠近时,共同夹持固定动力电池;传动组件连接蜗轮和活动设置的夹持部,以将蜗轮的转动,转换为活动设置的夹持部沿第二方向的移动。从而只需要转动蜗杆即可完成动力电池的夹持和松开,从而实现动力电池的快速更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快换机构、系统和汽车。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包含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其他新能源汽车等,纯电动汽车具有噪音低,能源利用率高、能源消耗地、零排放等特点。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实现我国能源安全、环境保护以及中国汽车工业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每次充电等待时间较长,并且充电难,充电桩供给不足,让电动汽车的使用受到限制,因此,应用在电动汽车上的动力电池采用快速更换技术将会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快速换电模式,1、消除了用户里程忧虑;2、由换电站专业人员、专业设备的实时维护,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及提高电池循环次数。
采用快速换电模式,其动力电池包锁止结构满足易于操作、稳定性及汽车在不同工况下行驶的安全性要求,就需要一种安装机构,能够实现车载动力电池的快速拆卸与安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快换机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涡轮涡杆的配合,实现对电池包快速的安装更换的动力电池包锁止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快换机构,包括:
基座,用于固定至车体,所述基座具有呈交叉设置的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
蜗杆,沿所述第一方向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基座;
蜗轮,转动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相啮合;
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沿第二方向呈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持部,所述两个夹持部中的至少一个沿所述第二方向活动安装在所述基座,以使得所述两个夹持部具有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的移动行程,其中,所述两个夹持部在相互靠近时,共同夹持固定动力电池;以及,
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蜗轮和活动设置的所述夹持部,以将所述蜗轮的转动,转换为活动设置的所述夹持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移动。
可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齿轮和齿条,所述齿轮与所述蜗轮同轴安装,所述齿条的一端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夹持部,另外一个所述夹持部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
可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齿轮和两个齿条,所述齿轮与所述蜗轮同轴安装,两个所述齿轮分设于所述齿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端,且两个所述齿条啮合所述齿轮;
两个所述夹持部位于所述齿轮的同一侧,且两个所述齿条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夹持部。
可选地,所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快换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基座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有安装槽,所述两个夹持部分设于所述安装槽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相对两端,所述安装槽用以安装所述动力电池。
可选地,所述安装座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呈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所述安装槽自所述安装座的第一侧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后朝所述第二方向弯折延伸,所述安装槽贯穿所述安装座的所述第一侧。
可选地,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以限制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17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