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右旋糖酐单克隆抗体D24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42789.0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10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常国炜;梁达奉;柳颖;刘桂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6/44 | 分类号: | C07K16/44;G01N33/573;G01N33/577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苏运贞 |
地址: | 51900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右旋糖酐 单克隆抗体 d24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右旋糖酐单克隆抗体D24及其在测定糖产品中右旋糖酐酶酶活中的应用,属于制糖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抗右旋糖酐单克隆抗体D24,由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002的葡聚糖杂交瘤细胞株D24产生。该抗右旋糖酐单克隆抗体D24能够用于测定糖产品中右旋糖酐酶酶活。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定糖产品中右旋糖酐酶酶活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检出限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右旋糖酐单克隆抗体D24及其在测定糖产品中右旋糖酐酶酶活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右旋糖酐酶(EC 3.2.1.11)是一种能水解右旋糖酐α-1,6糖苷键的酶。右旋糖酐是一种聚D-葡萄糖,其葡萄糖残基以α-1,6-糖苷键连接成主链,支链由葡萄糖残基或葡萄糖链(简单或复杂的)以α-1,2-、α-1,3-或α-1,4-糖苷键连接在主链上。右旋糖酐是普遍存在于制糖过程的杂质,它对制糖过程有多种不利影响。利用右旋糖酐酶能水解右旋糖酐,消除其对制糖过程的不利影响。制糖过程某些工段的物料温度较高,会影响右旋糖酐酶的活性。随着右旋糖酐酶的深入开发,右旋糖酐酶的耐热性能越来越好,能更好地在制糖过程中应用。但随之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就是有活性的右旋糖酐酶可能会残留到最终糖产品中。
右旋糖酐存在于制糖过程中是不利的,但存在于某些食品中却是有利的,比如:一,某些泡菜等发酵食品,其中的右旋糖酐调节了食品粘稠度和口感;二,某些面团中可能添加了右旋糖酐产生菌或直接添加右旋糖酐,其作用是改善面团的品质,包括增加延伸度、减少水分损失、延长保存期等;三,某些保健品中会添加低聚右旋糖酐作为益生元。若残留有有活性的右旋糖酐酶的糖产品添加到这些食品中,右旋糖酐酶可能会将右旋糖酐水解,影响食品品质。所以,需要一种测定糖产品中右旋糖酐酶酶活的方法。
目前没有有关测定糖产品(包括白砂糖、精糖、红糖、液体糖等)中右旋糖酐酶酶活的公开报道。
在公开资料中,有一种测定右旋糖酐酶酶制剂酶活的检测方法,是一种DNS法,其原理是右旋糖酐酶酶解右旋糖酐,会产生一个糖链的还原端,而3,5-二硝基水杨酸(DNS)能与还原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棕色物质,通过测定一定波长的吸光度可计算其含量,从而计算酶的活性,其缺点是检出限较高,但残留在糖产品中的右旋糖酐酶含量较少,酶活较低,故无法用DNS法检出。
在另外一些公开资料中,有提出测定糖产品中右旋糖酐含量的免疫比浊法和免疫比色法,其原理是样品所含右旋糖酐与抗右旋糖酐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反应,形成右旋糖酐-抗右旋糖酐单克隆抗体复合物析出,使反应体系浊度增加或某一波长的吸光度增加,浊度增量或吸光度增量与右旋糖酐含量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但由于右旋糖酐酶酶解右旋糖酐后,酶解产物仍然是右旋糖酐,它的含量没有显著变化(因为酶解过程仅将α-1,6-糖苷键切断,糖链一分为二,但总质量基本不变),所以无法直接用公开的方法通过测定酶解前后右旋糖酐含量变化来推算右旋糖酐酶酶活。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右旋糖酐单克隆抗体D24。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抗右旋糖酐单克隆抗体D24在测定糖产品中右旋糖酐酶酶活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定糖产品中右旋糖酐酶酶活的方法。利用对右旋糖酐分子量变化敏感的抗右旋糖酐单克隆抗体D24,能够检测出糖产品中微量的右旋糖酐酶的酶活。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抗右旋糖酐单克隆抗体D24,由葡聚糖杂交瘤细胞株D24产生;所述的葡聚糖杂交瘤细胞株D24于2020年10月16日保藏于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21002。
所述的抗右旋糖酐单克隆抗体D24在测定糖产品中右旋糖酐酶酶活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未经广东省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27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装置
- 下一篇:一键式支路间绝缘标准化全自动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