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沥青砼施工公路路面防护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45406.5 | 申请日: | 2020-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1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刘裕;谢直涌;葛修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城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5/14 | 分类号: | E01F15/14;F16F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武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施工 公路 路面 防护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沥青砼施工公路路面防护结构,包括位于避险车道上的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预埋在避险车道两侧的基体,两侧所述基体上均设置有立柱,两侧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防护件,所述防护件包括多个防护绳和套设在多个防护绳上的防护套,所述防护套设置为柔性的柔性套,所述立柱上且位于每个防护绳的端部所在的位置均铰接设置有套筒,所述防护绳的端部固定设置有用于滑动连接于套筒内的滑动板,所述滑动板背离防护绳的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位于套筒内,所述第一缓冲弹簧远离防护绳的端部固定设置在套筒远离防护绳的面上;本申请具有提高施工人员施工效率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公路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沥青砼施工公路路面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沥青混凝土路面指的是用沥青混凝土作面层的路面。经人工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料(碎石或轧碎砾石、石屑或砂、矿粉等)与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材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在高速公路上通常会设置避险车道,以防止失控的车辆出现紧急的情况。
授权公告号为CN20524219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避险车道,避险区上设有外侧护栏、内侧护栏、前端护栏,外侧护栏与内侧护栏上分别安装照明装置,避险区内设有一级减速区、二级减速区、三级减速区、防撞护栏、防撞弹簧、防撞桶,内侧护栏一侧设有指引警示标志,救治区设置在避险区的内侧,三层防撞护栏之间设有两侧防撞弹簧,防撞桶内设有细沙,避险区和救治区的上坡角度为30-50°,一级减速区内铺设厚度为40~80cm的粗集料,二级减速区内铺设厚度为80~120cm的中砂,三级减速区内设有弹力阻尼材料拦截网,外侧护栏、内侧护栏、前端护栏均采用护栏外侧包裹弹性阻尼材料制作而成,救治区坡度低于避险区坡度,它可极大的保证驾驶员及乘客的人身安全,同时降低财产损失,为营救争取更多时间。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为了减小车辆的行驶速度,避险车道通常设置为上坡,一级减速区、二级减速区和三级减速区的设置,导致整个避险车道的长度较长,同时避险车道呈倾斜设置,施工人员对避险车道进行施工搭建时,则会导致施工周期较长,降低了施工人员的施工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施工人员对避险车道的施工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沥青砼施工公路路面防护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沥青砼施工公路路面防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沥青砼施工公路路面防护结构,包括位于避险车道上的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预埋在避险车道两侧的基体,两侧所述基体上均设置有立柱,两侧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防护件,所述防护件包括多个防护绳和套设在多个防护绳上的防护套,所述防护套设置为柔性的柔性套,所述立柱上且位于每个防护绳的端部所在的位置均铰接设置有套筒,所述防护绳的端部固定设置有用于滑动连接于套筒内的滑动板,所述滑动板背离防护绳的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位于套筒内,所述第一缓冲弹簧远离防护绳的端部固定设置在套筒远离防护绳的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车辆撞向防护绳和防护套时,车辆会带动第一缓冲弹簧被拉动至拉伸状态,使得防护绳和防护套对车辆起到缓冲的效果,从而阻止车辆被撞坏,提高了在车辆失控时对车辆的防护效果,同时采用防护装置的设置,无需将避险车道设置的较长,同时也无需将避险车道倾斜设置,采用防护装置即可完成对车辆的缓冲防护,提高了施工人员对避险车道施工时的施工效率。
可选的,所述防护套包括多个连接套,相邻所述的连接套上设置有用于将相邻的连接套固定至一起的第一连接件,所述连接套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将连接套固定至防护绳上的第二连接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防护套包括多个连接套,使得不同数量的连接套可适用于不同宽度的避险车道,采用不同数量的连接套可对不同规格的车辆防护,提高了防护装置的适用性;采用第二连接件的设置可将防护套固定至多个钢丝绳上,使得车辆在撞向防护套时阻止防护套位于多个防护绳上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防护套对车辆的防护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城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城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54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