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IPMC人工肌肉柔性驱动器的测力装置及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47574.8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9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嘉炜;吴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9/00 | 分类号: | B25J1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沈留兴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ipmc 人工 肌肉 柔性 驱动器 测力 装置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测量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IPMC人工肌肉柔性驱动器的测力装置及测量方法,包括:IPMC人工肌肉柔性驱动器输出力测试模块、电源和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用来产生信号并将信号发送给IPMC人工肌肉柔性驱动器,输出力测试模块用来测试IPMC人工肌肉柔性驱动器;输出力测试传感器放置在升降台上,且可相对升降台移动,以对IPMC人工肌肉柔性驱动器进行校准;可有效解决因为输出力变化小的测试误差,利用输出力测试传感器进行精准测量,可调稳压电源控制驱动器在低电压下稳定工作;可实时更新的实验数据,实现输出力的精确测量和监控,结构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测量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IPMC人工肌肉柔性驱动器的测力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软体机器人的发展较为迅猛,人工肌肉柔性驱动器作为软体机器人的重要分支,其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虽然软体机器人的已有研究,但大多软体机器人的研发尚未成熟,仍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距实现产业化还有较长一段距离。随着电压驱动金属复合材料的发展,使软体机器人变的反应速度快,且可弯曲形变,这样一定程度上扩展了软体机器人的应用。
虽然软体机器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改进,但仍面临大量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如何实现大机械能输出下,使用过程中保持驱动器具有良好稳定的化学性能。电压驱动金属复合材料可以解决一定的问题,如常用的IPMC,然而IPMC人工肌肉柔性驱动器对于不同电压、不同频率的信号输入,驱动器会产生不同的输出力,当电压大于10V时,会使IPMC人工肌肉柔性驱动器表现出恢复性差且表面出现龟裂现象。IPMC人工肌肉柔性驱动器输出力大小难以用手指感官进行区分,故需要对驱动器的输出力进行精准测量。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IPMC人工肌肉柔性驱动器具有驱动电压小且具有位移输出等优点,但现有的IPMC仍存在通电后形变位移小、输出力小、耐受性差等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大的限制。在IPMC人工肌肉柔性驱动器的耐受电压为3-10V,做到精准控制输出力,就需精准控制电压的输出范围,在实验中做出更加明显的输出力对照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精确测量输出力的IPMC人工肌肉柔性驱动器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IPMC人工肌肉柔性驱动器的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IPMC人工肌肉柔性驱动器输出力测试模块、电源和信号发生器;所述信号发生器用来产生信号并将信号发送给IPMC人工肌肉柔性驱动器,所述IPMC人工肌肉柔性驱动器输出力测试模块用来测试IPMC人工肌肉柔性驱动器;其中所述IPMC人工肌肉柔性驱动器输出力测试模块包括输出力测试传感器、电脑显示屏和升降台;其中所述输出力测试传感器放置在所述升降台上,所述输出力测试传感器相对升降台移动,以对IPMC人工肌肉柔性驱动器进行校准;所述电源连接所述输出力测试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发生器包括信号源发生器和电脑PC端,其中所述信号源发生器与电脑PC端连接,通过电脑PC端对信号源发生器进行控制。其中信号源发生器为信号源发生器KEYSIGHT。通过电脑PC端控制装置在系统内Keysight BenchVue软件进行信号发送,进一步控制IPMC人工肌肉柔性驱动器的移动,进一步产生输出力。所述IPMC人工肌肉柔性驱动器信号发生器模块,通过电脑PC端控制信号源发生器KEYSIGHT发出脉冲,使与信号源发生器连接的IPMC人工肌肉柔性驱动器接受信号,进而机械力使其发生偏转,进而通过输出力测试传感器得到其输出力大小。
进一步地,还包括支架台,用于固定IPMC人工肌肉柔性驱动器。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台包括底座、夹取装置、连接杆和直杆;其中所述直杆连接固定在直杆一端上,所述直杆另一端与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夹取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夹取装置经螺母控制旋转连接件的移动,进而带动所述夹取装置在所述连接杆上的滑动和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直杆与所述连接杆可相对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75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化多功能上变频组件
- 下一篇:一种具有检测电源电容装置的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