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飞机燃油系统的管路及管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49420.2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32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刚;高广拓;黄晓霞;赵士洋;宋扬;高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L21/06 | 分类号: | F16L21/06;F16L27/12;F16L55/00;B64D37/00;H01R4/64;H01R1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易咏梅;蔡勇 |
地址: | 20012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飞机 燃油 系统 管路 | ||
1.一种用于飞机燃油系统的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系统包括:
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至少一个轴向端部形成有用于与其他管路接合以实现流体流通的管路端头,其中,所述管路端头包括:
内周壁,所述内周壁限定所述管路的内腔;
设置在所述内周壁的端部外表面上的第一凹槽,其被构造成能够在其中容纳密封件;以及
突起部,所述突起部从所述内周壁的外表面向外突出并围绕所述管路端头的外表面形成环形空腔,所述环形空腔的一端封闭,另一端朝向所述管路端头的对应端部敞开,而且在所述突起部的敞开端部的外表面上设有适于容纳密封件的第二凹槽,
其中,所述突起部的敞开端部与所述管路端头的对应端部相距预定距离,
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至少一个轴向端部的内表面能够压紧置于第一凹槽的密封件,并且外表面形成有用于容纳密封件的第三凹槽,以及
管路连接机构,所述管路连接机构能够套设在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的相邻的端部上,并且被构造成能够压紧置于第二凹槽、第三凹槽内的密封件上,从而密封地接合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系统还包括能够同时抵靠所述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的管套,其中,当所述管路连接机构接合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时,所述管路连接机构能够将所述管套压向所述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凹槽由突出的管路环形突起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连接机构的两个轴向端部分形成有与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的管路环形突起形状配合的卡箍环形突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套被配置成能够直接抵接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所述管套的外表面设有导线,使得所述管路系统形成依次流经第一管路、管套和第二管路的电流通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套的外表面设有用于容纳导线的凹陷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连接机构被构造成能够直接接触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的外表面,使得所述管路系统形成依次流经第一管路、管路连接机构、第二管路的电流通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连接机构内布置有能够分别与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电连接的导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向外延伸且适于与飞机支撑构件接合的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沿轴向邻近对应的第一管路的轴向端部、第二管路的轴向端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为支撑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与螺栓配合的贯通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连接机构的轴向长度被配置成使得当所述管路连接机构接合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时,所述第一管路的突起部和第二管路之间在轴向方向上形成间隙。
13.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端头被构造成能够导通电流。
14.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分别由两个突出的管路环形突起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的内表面为平滑的连续表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距离选自16mm-21mm范围内的任意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4942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