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安装发动机多楔带的柔性辅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50847.4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7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闫洁石;鲁鹏;丛立国;冯联会;张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14 | 分类号: | B25B27/14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杜森垚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安装 发动机 多楔带 柔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安装发动机多楔带的柔性辅具,由多楔带保护辅具、发动机曲轴旋转辅具组成,多楔带保护辅具通过卡爪卡接在水泵轮轮边上并随水泵轮一起转动,多楔带保护辅具上设有皮带卡槽用于对多楔带进行安装限位,发动机曲轴旋转辅具通过套筒头连接曲轴并可带动曲轴转动,发动机曲轴旋转辅具包括皮带挡板,用于对多楔带进行限位;多楔带通过多楔带保护辅具安装至水轮泵后缠绕至曲轴轮外缘,并通过发动机曲轴旋转辅具驱动曲轴转动。多楔带保护辅具用于保证多楔带安装过程中不受到水泵轮边的切割、划伤,发动机曲轴旋转辅具用于驱动曲轴旋转,便于多楔带安装,降低工作负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发动机多楔带的便携式柔性辅具,属于汽车发动机装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的普及使得市场多样化,伴随着多种多样新能源动力的出现,以及全球环境对排放要求的日益严格,传统燃油动力车市场竞争压力增大,对燃油车的各项能力要求越发提高,其中燃油车的发动机系统也是备受关注的对象,因此各个整车厂致力于研发强动力、低油耗、无噪音的高性能发动机。
其中一汽集团的自主三代发动机代表着自主发动机的巨大成功,但是三代发动机有两个多楔带,一长一短,其中短多楔带用在水泵和曲轴之间,其存在安装困难的问题,而且由于水泵轮边缘锋利,存在割伤皮带的风险,对汽车行驶带来潜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新一代发动机多楔带安装困难以及存在水泵轮边缘割伤皮带风险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安装发动机多楔带的柔性辅具,其利用多楔带保护辅具及发动机曲轴旋转辅具,将皮带顺利装配至发动机轮系上,保证装配过程安全可靠,从人机工程学角度降低劳动负荷,避免划伤多楔带,提高整车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结合附图:
一种用于安装发动机多楔带的柔性辅具,由多楔带保护辅具1、发动机曲轴旋转辅具2组成,多楔带保护辅具1通过卡爪13卡接在水泵轮轮边上并随水泵轮4一起转动,多楔带保护辅具1上设有皮带卡槽14用于对多楔带3进行安装限位,发动机曲轴旋转辅具2通过套筒头21连接曲轴5并可带动曲轴5转动,发动机曲轴旋转辅具2包括皮带挡板,用于对多楔带3进行限位;多楔带3通过多楔带保护辅具1安装至水轮泵4后缠绕至曲轴轮外缘,并通过发动机曲轴旋转辅具2驱动曲轴5转动。多楔带保护辅具1用于保证多楔带安装过程中不受到水泵轮边的切割、划伤,发动机曲轴旋转辅具2用于驱动曲轴旋转,便于多楔带安装,降低工作负荷。
进一步地,所述多楔带保护辅具1包括保护辅具本体、卡爪13、皮带卡槽14,保护辅具本体与水泵轮4弧度相同,卡爪13设置在保护辅具本体外缘,用于卡接水泵轮4,皮带卡槽14设置在保护辅具本体外周。
更进一步地,所述保护辅具本体由第一保护辅具本体11以及第二保护辅具本体12组成,第二保护辅具本体12通过转动轴于第一保护辅具本体11铰接,实现保护辅具本体变径,以实现不同尺寸水泵轮的自适应。
更进一步地,所述多楔带保护辅具1还包括止挡机构15,止挡机构15固定在保护辅具本体后端面,可以做另一个转动辅具的止挡机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保护辅具本体上设有定位孔,定位孔半径R2为3.5cm。
进一步地,所述发动机曲轴旋转辅具2包括套筒头21、皮带挡板23、把手22,套筒头21与把手22通过弯管25连接,皮带挡板23固定在把手22上且位置与曲轴轮外缘位置相对应,用于辅助限位多楔带3。发动机曲轴旋转辅具2用于曲轴配合、防皮带脱出以及操作握紧,套筒头可根据不同尺寸更换,具有一定柔性。
更近一步地,所述套筒头21与弯管25可拆卸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把手22末端安装有尼龙堵头2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简易、精巧、轻便的设计理念,结合产品特点及人际工程学,实现发动机多楔带安装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08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