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沙棘蛹虫草固体饮料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51527.0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1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章玉萍;张磊;张丽丽;范涛;王跃霖;董建国;王明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2/39 | 分类号: | A23L2/39;A23L2/52;A23L31/00;A23L33/105;A23L33/10;A23L19/00;A23L5/2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000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沙棘 虫草 固体 饮料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沙棘蛹虫草固体饮料及其制作方法,所述沙棘蛹虫草固体饮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蛹虫草超微粉70份、沙棘超微粉50份、党参提取物7份、麦冬提取物8份、麦芽糊精140份、复合果蔬粉70份、安赛蜜2份、柠檬酸2份。本发明的沙棘蛹虫草固体饮料的全部加工过程均在较低温度(60℃)下进行,保证了沙棘、蛹虫草中有效成分的最大限度保存,且成本低、能耗小;而且,制备的固体饮料具备补肺健脾、养颜美容及增强免疫的功效,适合多种人群,满足现代人群快节奏生活同时对绿色健康饮品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饮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固体饮料,尤其涉及一种沙棘蛹虫草固体饮料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又称酸刺,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沙棘是含有包括玉米黄素、番茄红素、叶酸、类黄酮素、三萜烯等多种活性物质在内的药用植物,在地球上的生存历史已经超过2亿年,号称“饿不死的树”。我国是沙棘属植物种质资源多样化最为丰富的地区,沙棘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巨大。早在唐朝年间,《月王药珍》、《四部药典》等中医药典就记载了沙棘的医药用途,《月王药珍》中记述“沙棘医治‘培根’,增强体魄,开胃舒胸,饮食爽口、容易消化”。元朝年间沙棘果更被列为御用膳食。上世纪80年代,沙棘被国家卫生部列为国内第一批“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药食两用植物品种之一。沙棘果营养丰富,其中维生素含量较高,被称为维生素之王和维生素宝库之美誉。沙棘果实入药具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沙棘可降低胆固醇,缓解心绞痛发作,还有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作用。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又称北虫草,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名贵虫生真菌,2009年被国家卫生部批准为“新资源食品”。有研究证实,蛹虫草中的虫草素、腺苷、虫草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包括抗衰老、提高免疫力、增强肾功能等功效在内的多种保健效果。
但是,目前以蛹虫草为原料制备的固体饮料在国内报道较少,并且大多以粗体物直接进行调配,生活活性成分保留度不够高,口感和色泽较差。
而且,蛹虫草饮料成份单一,难以起到多种物质协同作用的效果,导致固体饮料的成效和口味不佳。
因此,急需研究出一种饮用简单、口感接受度高的沙棘蛹虫草固体饮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沙棘蛹虫草固体饮料及其制作方法,其以沙棘果干、蛹虫草子实体为原料,得到的固体饮料具有提高免疫力、降血压降血糖、预防肿瘤的功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沙棘蛹虫草固体饮料,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蛹虫草超微粉70份、沙棘超微粉50份、党参提取物7份、麦冬提取物8份、麦芽糊精140份、复合果蔬粉70份、安赛蜜2份、柠檬酸2份。
优选地,其中,所述蛹虫草超微粉为经干燥的蛹虫草子实体在低温条件下用气流磨机进行多次粉碎并过筛后获得。
优选地,其中,所述沙棘超微粉为经干燥的沙棘果干在低温条件下用气流磨机进行多次粉碎并过筛后获得。
优选地,其中,所述复合果蔬粉为桑葚粉、蓝莓粉、青柠粉、酸枣粉、胡萝卜粉、南瓜粉中任意两种的组合,两种果蔬粉的质量比例为1:1。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沙棘蛹虫草固体饮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成熟的蛹虫草子实体在60℃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后在小于60℃条件下用气流磨机进行多次粉碎并过筛得到蛹虫草超微粉;
(2)、将沙棘果干在60℃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后在小于60℃条件下用气流磨机进行多次粉碎并过筛得到沙棘超微粉;
(3)、制备党参提取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15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