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性能优异的再生混凝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51582.X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21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周栋梁;秦玉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博科新材料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20/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1 | 代理人: | 沈振涛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优异 再生 混凝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性能优异的再生混凝土,包括水泥100份,再生粗骨料15‑25份,细骨料20‑30份,粉煤灰10‑15份,早强减水剂5‑15份,水60‑85份。本发明提供的再生混凝土界面损伤小,强度高,韧性好,机械性能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性能优异的再生混凝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混凝土使用量逐年上升,在混凝土制备中消耗量最大的骨料资源日渐减少。与此同时产生了数量巨大的建筑垃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废弃混凝土。废弃混凝土除了当做填埋材料外,还可作为建筑和道路的基础垫料,但仍有大量废弃混凝土被放置于垃圾场,占地面积大且污染环境。
废弃混凝土中含有大量的砂石骨料。废弃混凝土经破碎、筛选、分级、清洗之后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形成的骨料称为再生骨料,其中粒径在0.5-5mm的骨料称为再生细骨料,粒径在5-40mm的称为再生粗骨料。在天然骨料开采成本逐年增加的情况下若能合理利用废弃混凝土中砂石骨料,不仅能减少天然骨料的使用,还能减轻废弃混凝土对环境的污染。
然而,由于再生骨料中老砂浆的大量存在,致使其在各项力学性能方面相比普通混凝土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并且目前对于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的加工机制还不够完善,对于提高各项力学性能指标也还有许多亟需突破的瓶颈。例如,目前常用的破碎方式难以彻底破碎废弃混凝土,生产出的骨料存在一些问题,如表面粗糙不平且含有很多微裂缝和旧水泥砂浆、棱角众多、压碎指标高、孔隙率与吸水率高等缺陷,因此与天然骨料相比性能较差,受此影响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抗冻性等性能也要比普通混凝土差。
由于再生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再生骨料自身的多样性、变异性,各方面研究还不够透彻,改性方面技术还不够完善,使得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再生骨料取代率及成分组成、龄期、水灰比对再生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劈裂抗拉强度等基本力学性能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相对普通混凝土有着不同程度的降低。各学者针对再生混凝土相对普通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及耐久性下降,对再生混凝土进行改性,加入了纳米材料、橡胶、矿物添加剂、纤维等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加入其他材料改变再生混凝土的内部结构,达到改变某方面性能的目的。纳米材料改性主要是将纳米材料引入混凝土中,以此填充再生混凝土结构内部的孔隙及裂纹,以此使得砂浆与骨料交界处结构得到优化。再生混凝土加入橡胶主要是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拉压比,同时也有对橡胶进行不同改性后再加入再生混凝土。加入橡胶后再生混凝土拉压比大于普通再生混凝土,脆性得到改善,可以提高塑性变形能力,但橡胶的改性方式对再生混凝土的拉压比影响不大。由于矿物掺和料和纤维在普通混凝土性能改善有成功的先例,因此加入矿物掺和料和纤维改性也成为了再生混凝土改性研究的不错选择。掺入各种矿物添加剂后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增长趋势呈现出先下降后增长的趋势。大部分纤维都可以增强再生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但会略微减小抗压强度,提高拉压比,增强混凝土的韧性。
开发特有的添加剂对骨料改性、减少界面损伤,优化再生混凝土配方和生产工艺,提高再生混凝土性能,拓展再生混凝土的应用范围,对建筑垃圾处理,保护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性能优异的再生混凝土的生产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性能优异的再生混凝土,包括水泥100份,再生粗骨料15-25份,细骨料20-30份,粉煤灰10-15份,早强减水剂5-15份,水60-85份。
优选地,所述再生粗骨料为经过再生骨料处理剂处理的再生粗骨料,其处理方法为:
(1)将破碎后的废弃混凝土在50-70℃下搅拌20-40min,用水冲洗;再于50-70℃下搅拌20-40min,用水冲洗,得到的再生骨料待处理;
(2)将步骤(1)预处理后的再生骨料置于上述再生骨料处理剂中浸泡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博科新材料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博科新材料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15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