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仿生型闸刀开合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52959.3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35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陆智勇;金赵敏;张金华;吕森强;余其中;毛鹏峰;赵仁滨;赵艳宏;陈虹;胡卫中;杨宝峰;丁玉林;魏爱明;洪瑞坚;童叶飞;范鑫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杭监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R31/32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陈月红 |
地址: | 3132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仿生 闸刀 实验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仿生型闸刀开合实验装置,用于检测闸刀,包括摆动气缸、摆动气缸连接传动组件和手柄连接组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仿生型闸刀开合实验方法,的各个部件均未采用复杂的机械结构和精密部件,各部件的加工采购非常方便简洁,不会因为发生短路或金属粉末引起设备损坏、卡死等情况造成实验事故的情况,设备使用维护成本低廉。同时因为该实验装置采用了PLC‑触摸屏一体化控制系统,具有电压、电流、位置等多重保护功能,具有远程启/停控制功能,实验人员无须就地带电操作,人身安全和设备保护能力几乎达到100%,实验过程中可以实现无人值守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闸刀开合实验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智能仿生型闸刀开合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世界范围的实验室中,对开关、隔离器、隔离开关及熔断器组合电器等的推拉式实验(含机械寿命、电寿命、接通分断、短路接通等实验项目)机构化操作都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其困难点主要在于:
1)、上述测试产品的推拉运动轨迹基本都是弧度运行,机构在运行过程中必须根据被测产品的运动轨迹自动跟随变化,不能人为改变被试产品的自然运行方式。测试产品在拉合的过程中人手动作可以分解为臂、肘、腕、掌、指五个部位协同配合的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要通过机械机构来实现,非常困难。
2)、上述测试产品除了要满足困难点1)的要求外,对机构的分合速度也有很高的要求,既要平稳,速度又要满足厂家的要求(一般厂家会给出最低合分速度的要求),同时该类测试产品在合分时力矩一般都较大,因此机构输出的力矩必须足够大,机构要同时满足这些要求极为困难。
3)、上述测试产品在国标GB14048.3与欧标IEC60947-3中有明确规定,如果使用机构对该类产品进行合分时,产品处于初始位置时,运动部件施加在样品上的力最大不能超过2.2kg,因为该规定的限制,从而使操作机构的设计极为困难。
4)、上述测试产品因为在实际使用中是不允许带负载拉合的,所以很多产品没有灭弧装置。而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时,为了保证产品在实际使用时保证使用人员的安全,根据标准要求必须进行1倍以上(有的要到10倍以上)的额定电流下进行拉合实验。因此被测产品经常会发生弧光短路情况,短路时产生的高温和高温飞溅金属粉末对精密的机械部件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坏,一般的机械金属手在实验过程中使用寿命很短,使用成本高昂,因此工业机械手不适于在实验室中使用。
5)、因为困难点4)中的原因,上述测试产品具有极高的危险性,因此不适于实验人员直接手动操作,同时对于寿命实验,其实验的过程都达到几千甚至上万次以上,而且实验过程需要连续进行,因此也不适于操作人员手动操作。
6)、上述测试产品,因为没有成熟的合分机构,因此在国标GB14048.3与欧标IEC60947-3的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中涉及到的AC-23A与AC-23B使用类别的隔离开关,其接通电流为10倍额定电流,断开电流为8倍额定电流的实验时,目前实验室采用的实验方法普遍为分割进行,即先进行10倍电流的接通实验5次,然后在8倍电流下进行通断实验5次。但这在相对于实验标准来说,对测试产品的考核明显更为严酷,因为测试产品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多做了5次8倍电流的接通实验,从而对测试产品的实验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的一种智能仿生型闸刀开合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仿生型闸刀开合实验装置,用于检测闸刀,闸刀包括闸刀底座、闸刀静触头和闸刀动触头,闸刀静触头固定设置在闸刀底座上,闸刀动触头一端通过铰链轴与闸刀底座铰接,另一端设置有手柄;一种智能仿生型闸刀开合实验装置包括摆动气缸、摆动气缸连接传动组件和手柄连接组件;
所述摆动气缸外侧壁固定设置有摆动气缸转轴,摆动气缸转轴插入固定板的转动孔中,摆动气缸转轴可以在转动孔中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杭监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杭监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29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布面缺陷视觉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空安全监测预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