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末冶金阀门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53622.4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7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尤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科宇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1/00 | 分类号: | B22F1/00;B22F3/02;B22F3/10;B22F3/24;C22C49/08;C22C49/14;C22C47/14;B22F5/10;C22C101/06 |
代理公司: | 盐城经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37 | 代理人: | 程斯佳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末冶金 阀门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末冶金阀门的制备方法,先称取如下原料:还原铁粉、电解铜粉、雾化锡粉、四氯化钛粉、氧化锌、氟化钡、纳米三氧化二铝、三盐基硫酸铅、丙三醇三甘油酸酯、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异丙基二硬脂酰氧基铝酸酯、三聚磷酸钠、硼化铬、三烯丙基异氰酸酯、双十四碳醇酯、玻璃纤维、二甲基硅油;将各原料加入到高速混合器中,搅拌均匀后装入模具,压制成坯;将压坯放在烧结炉中,在氮气保护氛下烧结;将烧结后的压坯送入蒸汽处理炉中,蒸汽处理后冷却,取出后经过磨削加工即得阀门成品。本发明制造的阀门具有耐高温、耐磨性好,组织致密,微观结构良好,孔隙很少,结构刚度、硬度、耐疲劳性能、抗拉强度性能优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末冶金阀门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阀门是在流体系统中,用来控制流体的方向、压力、流量的装置,是使配管和设备内的介质流动或停止并能控制其流量的装置。由于粉末冶金不受熔炼限制,既可以加入合金成分,也可以加入其它结构组分,并且在相当大的范围内根据要求进行调整,进而在力学性能上能达到与零件匹配的效果。粉末冶金机械化程度高,既能减少人员,又能提高效率,进而节约成本。所以本发明通过优化的原料组合,合理设置配比和生产工艺,设计出一种新的粉末冶金工艺,从而制得硬度大、耐磨性好的耐阀门,对缩短阀门的制造时间、提高产能、延长阀门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粉末冶金阀门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粉末冶金阀门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如下原料:还原铁粉130-240份、电解铜粉100-120份、雾化锡粉30-50份、四氯化钛粉10-18份、氧化锌10-30份、氟化钡3-8份、纳米三氧化二铝5-15份、三盐基硫酸铅5-11份、丙三醇三甘油酸酯10-14份、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4-8份、异丙基二硬脂酰氧基铝酸酯4-8份、三聚磷酸钠2-6份、硼化铬15-26份、三烯丙基异氰酸酯4-9份、双十四碳醇酯4-8份、玻璃纤维10-15份、二甲基硅油5-9份;
步骤2、将各原料加入到料筒温度在80-100℃的高速混合器中,以转速2000-3000r/min高速搅拌20-30min后,然后装入模具,压制成坯;
步骤3、将压坯放在烧结炉中,在氮气保护氛下,以5-10℃/分钟速率升温至500-600℃条件下烧结2-3小时;再以15-20℃/分钟速率升温至800-900℃条件下烧结0.5-1小时;再以10-15℃/分钟速率降温至300-450℃条件下保温1-2小时;
步骤4、将烧结后的压坯送入蒸汽处理炉中, 在250-300℃下蒸汽处理40-50分钟后取出,再送入0℃水中冷却,取出后经过磨削加工即得阀门成品。
进一步,按重量份称取如下原料:还原铁粉240份、电解铜粉120份、雾化锡粉50份、四氯化钛粉18份、氧化锌30份、氟化钡8份、纳米三氧化二铝15份、三盐基硫酸铅11份、丙三醇三甘油酸酯14份、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8份、异丙基二硬脂酰氧基铝酸酯8份、三聚磷酸钠6份、硼化铬26份、三烯丙基异氰酸酯9份、双十四碳醇酯8份、玻璃纤维15份、二甲基硅油9份。
进一步,所述步骤2种压制压力为550MPa-650MPa。
进一步,所述电解铜粉的粒度为60-80微米。
进一步,所述还原铁粉的粒度为65-75微米。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制造的阀门具有耐高温、耐磨性好,组织致密,微观结构良好,孔隙很少,结构刚度、硬度、耐疲劳性能、抗拉强度性能优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科宇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科宇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36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