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皮革进给夹持定位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55370.9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1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张虹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瑞嘉智诚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4B17/00 | 分类号: | C14B17/00;C14B17/06;C14B17/08;C14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刘秀颖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革 进给 夹持 定位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皮革加工输送相关技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皮革进给夹持定位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工作台上安装有输送机构,机架的前侧对称安装有两个压力气缸,两个压力气缸的伸缩末端均固定连接有轴承座,两个轴承座之间安装有定位压辊,机架的内侧安装有横向定位杆,横向定位杆上安装有朝向输送机构的摄像头,所述机架的工作台表面安装有用于检测压力气缸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机架上安装有控制面板。该皮革进给夹持定位机构,通过在机架上设置压力气缸、定位压辊、摄像头、压力传感器和控制面板相互配合,区别于传统的人工判断输送模切距离的方式,最大限度的降低皮革模切的间距,减少皮革废料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皮革加工输送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皮革进给夹持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皮革是经脱毛和鞣制等物理、化学加工所得到的已经变性不易腐烂的动物皮,革是由天然蛋白质纤维在三维空间紧密编织构成的,其表面有一种特殊的粒面层,具有自然的粒纹和光泽,手感舒适。
皮革加工时需要根据包裹产品骨架切割成所需形状,为了提高皮革切割的效率,一般使用相应形状的模切刀具将皮革模切成相对应的形状,相关操作人员将皮革拉动,对皮革未加工部分进行模切处理,但人工操作时,已加工切割皮革部分和待加工切割部分之间的间距具有较强的主观判断性,使得已加工皮革区域和代加工皮革区域之间的间隔距离不确定,增加了皮革废料的产生,因此发明人设计了一种皮革进给夹持定位机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皮革进给夹持定位机构,解决了皮革在批量加工时输送进给距离不易把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皮革进给夹持定位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工作台上安装有输送机构,机架的前侧对称安装有两个压力气缸,两个压力气缸的伸缩末端均固定连接有轴承座,两个轴承座之间安装有定位压辊,机架的内侧安装有横向定位杆,横向定位杆上安装有朝向输送机构的摄像头,所述机架的工作台表面安装有用于检测压力气缸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机架上安装有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包括核心处理器、间距对比模块、模切区距离计算模块、图像模切区分析模块、图像传输模块、间距输入模块、图像存储模块、压力对比模块、压力反馈模块、气缸收缩模块、时间继电器模块、时间继电器、输送启停模块、压力输入模块和气缸收缩时间输入模块,核心处理器的输入端与间距对比模块的输出端单向电连接,间距对比模块的输入端与间距输入模块和模切区距离计算模块的输出端均为单向电连接,模切区距离计算模块的输入端与图像模切区分析模块的输出端单向电连接,图像模切区分析模块的输入端与图像传输模块的输出端单向电连接,图像传输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与图像存储模块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双向电连接,图像传输模块的输入端与摄像机的输出端单向电连接,核心处理器的输出端与输送启停模块的输入端为单向电连接,输送启停模块的输出端与输送机构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输送机构和气缸收缩时间输入模块的输出端均与时间继电器模块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时间继电器模块的输出端与时间继电器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时间继电器的输出端与气缸收缩模块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压力对比模块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压力对比模块与压力输入模块双向电连接,压力对比模块的输出端与压力反馈模块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压力反馈模块的输出端与气缸收缩模块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气缸收缩模块的输出端与压力气缸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与输送机构、压力气缸、摄像机和压力传感器之间的连接关系均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定位压辊的正下方,压力传感器的感应面略微突出机架工作台表面,压力传感器对定位压辊施加给皮革的压力进行实时监测,保障皮革在输送机构上定位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与控制面板电连接的输送电机、与机架工作台相贴合的输送带和传动轮,输送机构的输送电机采用可调节转速的伺服电机,输送机构对模切皮革进行输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瑞嘉智诚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瑞嘉智诚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53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桥梁护栏加固防撞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彩抗静电EPP珠粒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