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由1,4-丁二醇合成环丙烷甲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55446.8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98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牟新东;刘晓然;李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巽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5/00 | 分类号: | C07C45/00;C07C47/293;B01J23/89;B01J23/75;B01J37/08;B01J3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徐琳;张皓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自***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丁二醇 合成 丙烷 甲醛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1,4‑丁二醇合成环丙烷甲醛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原料易得,成本低,工艺简单,可一步反应生成,效率高,可连续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合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由1,4-丁二醇合成环丙烷甲醛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环丙胺是重要的医药合成中间体,用于合成新型抗菌药物环丙氟哌酸类产品,如合成环丙沙星,恩氟沙星,斯帕沙星等药物。此外环丙胺也是合成农药、Chemicalbook植物保护剂、除草剂的重要中间体。目前环丙胺的合成方法主要是由环丙甲酰胺经过Hofmann降解得到。而环丙甲酰胺的合成中一个重要的中间体是环丙烷甲醛,环丙烷甲醛路线是目前最绿色的环丙胺合成路线。
CN1181058A和CN1234018A公开了以2,3-二氢呋喃为原料经过热异构制备环丙烷甲醛的方法,采用热载体的情况下可以将反应温度降至250℃附近即可催化2,3-二氢呋喃异构制备环丙烷甲醛。US5254701A报道采用Ru、Rh系均相催化剂,通过反应精馏的方式可以连续催化2,5-二氢呋喃异构制备2,3-二氢呋喃。US2556325A公开了一种碱金属醇盐(钠、钾)在100-260℃下催化2,5-二氢呋喃异构化制备2,3-二氢呋喃的方法。CN 1223645A公开了一种以Pt、Pd催化2,5-DHF异构制备2,3-二氢呋喃的过程。CN107626310A提供了一种催化1,4-丁二醇制备2,3-二氢呋喃的方法,以Cu/SiO2-Al2O3为催化剂可以实现2,3-二氢呋喃的连续制备。Leite等人报道了单金属Co及Pd、Au等促进的Co催化1,4-丁二醇脱氢脱水制备2,3-二氢呋喃(Catalysis Communcations 3(2002)341-347,Journal of MolecularCatalysis A:Chemical 215(2004)95-10,Applied Catalysis A:General 362(2009)147-154)。综上所述,目前还没有直接以1,4-丁二醇为原料,通过一步反应制备环丙烷甲醛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1,4-丁二醇合成环丙烷甲醛的方法。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1,4-丁二醇合成环丙烷甲醛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催化剂置于固定床反应器中,用氮气在20-80ml/min流量吹扫后,通氢气在200-500℃下还原10min-20h后再切换为惰性气氛吹扫5-20h后再切换为载气,并在反应器内保持0.1-9MPa压力;
(2)将1,4-丁二醇在120-500℃下通过预热炉预热;预热后的1,4-丁二醇进入固定床反应器反应,优选地,床层高度大约为2-3cm;
(3)产物环丙烷甲醛通过冷凝管以液体形式接收,
其中,所述催化剂为在载体上负载了金属活性组分的负载型催化剂,其中,所述金属活性组分包括:作为主要金属活性组分的Co;以及作为第二金属组分的选自Cu、Zn、Pd、Au、Pt、Ni、Ru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方法步骤(1)中,所述催化剂中,优选地,所述载体包括选自γ-氧化铝、二氧化硅、五氧化二铌、三氧化钨、二氧化锆、分子筛、硅藻土、高岭土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选自γ-氧化铝、二氧化硅、五氧化二铌、硅藻土、高岭土。
本发明方法步骤(1)中,所述催化剂中,优选地,基于催化剂总质量,金属Co的质量含量为1-60wt%,更优选为5-40wt%。
本发明方法步骤(1)中,所述催化剂中,优选地,基于催化剂总质量,第二金属的含量为0.1-10wt%,更优选为0.5-5wt%。
本发明方法步骤(1)中,优选地,所述还原温度为300-4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巽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巽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54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卡托顶出机构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二维材料垂直生长的硅片反应转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