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梯车行走防倾倒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55975.8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2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赵浩然;高志强;冀永耀;徐芹;杨凯;张平;翁宏;王玲玲;李杨;廖建军;何志文;王钢;史海波;龚明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通号工程局集团城建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C5/36 | 分类号: | E06C5/36;B61F9/00;B66F17/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申艳玲 |
地址: | 100067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行 倾倒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梯车行走防倾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分、操纵连杆部分、行走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包括壳体、梯车连接螺栓、固定帽、梯车连接板;所述固定帽的作用就是套在壳体的上部,固定两块壳体不分开;
所述操纵连杆部分包括偏心轮操作杆、操作杆穿销、T型联动杆、L型联动轴杆、行程弹簧、L型联动轴杆固定销、L型联动轴杆活动销;偏心轮操作杆与T型联动杆通过操作杆穿销连接,行程弹簧套在T型联动杆上部,L型联动轴杆活动销穿过T型联动杆底部两侧预留孔连接两个L型联动轴杆,T型联动杆因行程弹簧的压缩或伸展上下移动,同时带动T型联动杆底部的两个L型联动轴杆沿L型联动轴杆活动销中心位置摆动;
所述行走部分包括行走轮轴杆、侧导轮、行走轮、行走轮轴固定螺母、行走轮固定块螺栓、行走轮固定块;在L型联动轴杆底部连接侧导轮,侧导轮一共设有两个,位于钢轨的两侧;行走轮位于壳体底部中间位置,与钢轨直接接触,行走轮轴杆穿过行走轮中心预留孔后与行走轮固定块固定,行走轮固定块通过4个行走轮固定块螺栓与壳体固定为一体;通过行走轮固定块螺栓将行走轮固定块固定在壳体预留孔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车行走防倾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弹簧套在T型联动杆上端,L型联动轴杆放在T型联动杆的下部凹槽内,并通过L型联动轴杆活动销将二者连接为一体,侧导轮内部有轴承,将侧导轮套在L型联动轴杆下端并通过侧导轮固定螺母紧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车行走防倾倒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L型联动轴杆固定销从壳体和L型联动轴杆的预留孔洞中穿入并用螺母将L型联动轴杆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车行走防倾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两块,固定帽拧到壳体上端,将两个壳体扣紧;所述偏心轮操作杆卡在T型联动杆上端的凹口内,并用操作杆穿销穿过其预留孔内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车行走防倾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梯车连接板固定在梯车底盘的轮座预留孔上,并通过梯车连接螺栓与梯车固定。
6.一种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梯车行走防倾倒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内部组件组装完成后,放入其中一块壳体内,用另一块壳体与其扣合成一体,两块壳体把上述组件扣住;通过行走轮固定块螺栓将行走轮固定块固定在壳体预留孔位置;通过L型联动轴杆固定销从壳体和L型联动轴杆的预留孔洞中穿入并用螺母将L型联动轴杆固定;
(2)将固定帽拧到壳体上端,将偏心轮操作杆卡在T型联动杆上端的凹口内并用操作杆穿销穿过其预留孔内固定;
(3)通过扳动偏心轮操作杆将侧导轮展开;然后通过梯车连接螺栓将梯车连接板和梯车底盘固定为一体,扳动偏心轮操作杆将侧导轮与钢轨卡固,从而实现梯车与钢轨的卡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梯车行走防倾倒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梯车通过道岔区域或钢轨旁有贴紧安装的其它障碍物时,则先扳动偏心轮操作杆将侧导轮展开,待梯车推过该影响区域后,再扳动偏心轮操作杆将侧导轮重新与钢轨卡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通号工程局集团城建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通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通号工程局集团城建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597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