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插阀组、远程液压控制系统和工程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56695.9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2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郭振华;许敬科;魏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F16K11/10;F16H63/34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许柱山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插阀组 远程 液压 控制系统 工程 车辆 | ||
1.一种快插阀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其内形成有第三油道(S3)、第五油道(S5)和第八油道(S8),所述阀体(1)上设有第一工作油口(P0)、第二工作油口(P1)、第三工作油口(R1)和第四工作油口(R0),所述第一工作油口(P0)和所述第二工作油口(P1)通过所述第三油道(S3)连通,所述第三工作油口(R1)和所述第四工作油口(R0)通过所述第五油道(S5)连通,所述第三油道(S3)通过所述第八油道(S8)与所述第五油道(S5)连通,所述第八油道(S8)的通路上设有安全溢流阀(3),所述第三油道(S3)的通路上设有节流阀(0)和手动流量调节阀(2),所述第三油道(S3)与所述第八油道(S8)的连接点位于所述节流阀(0)和所述手动流量调节阀(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插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内还形成有第六油道(S6)和第七油道(S7),所述阀体(1)上设有与所述第七油道(S7)相通的测压油口(GP),所述第三油道(S3)通过所述第六油道(S6)与所述第八油道(S8)相通,所述第六油道(S6)与所述第七油道(S7)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插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内还形成有与所述第六油道(S6)相通的第四油道(S4),所述阀体(1)上设有与所述第四油道(S4)相通的负载敏感油口(LS),所述第四油道(S4)的通路上设有单向阀(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插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油道(S4)和所述第七油道(S7)均位于所述第三油道(S3)和所述第五油道(S5)之间,所述测压油口(GP)和所述负载敏感油口(LS)分别位于所述阀体(1)上相对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插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内还形成有第一油道(S1)和第二油道(S2),所述阀体(1)上设有第一回油口(T1)、第二回油口(T0)、第五工作油口(B0)和第六工作油口(B1),所述第一回油口(T1)和所述第二回油口(T0)通过所述第一油道(S1)相通,所述第五工作油口(B0)和所述第六工作油口(B1)通过所述第二油道(S2)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插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油口(T1)、所述第五工作油口(B0)、所述第一工作油口(P0)以及所述第三工作油口(R1)均位于所述阀体(1)的同一侧且均设有快插接头,所述第二回油口(T0)、所述第六工作油口(B1)、所述第二工作油口(P1)、所述负载敏感油口(LS)以及所述第四工作油口(R0)均位于所述阀体(1)的另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插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油口(T1)上设有第一公快插接头(5),第五工作油口(B0)上设有第二公快插接头(6),第一工作油口(P0)上设有第三公快插接头(7),第三工作油口(R1)上设有母快插接头(8),测压油口(GP)上设有第四公快插接头(9),第二回油口(T0)上设有第一油口接头(10),第六工作油口(B1)上设有第二油口接头(11),第二工作油口(P1)上设有第三油口接头(12),负载敏感油口(LS)上设有第四油口接头(13),第四工作油口(R0)上设有第五油口接头(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插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流量调节阀(2)的最大流量被配置为100L/min。
9.一种远程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驻车制动油缸(20)、液压油箱(80)以及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插阀组,所述第二回油口(T0)与所述液压油箱(80)相通,所述第六工作油口(B1)与所述驻车制动油缸(20)的腔室相通,所述第二工作油口(P1)与工作装置进油油路相通,所述负载敏感油口(LS)与工作装置负载油路相通,所述第四工作油口(R0)与工作装置回油油路相通。
10.一种工程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快插阀组,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远程液压控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669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