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插阀组、远程液压控制系统和工程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56695.9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2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郭振华;许敬科;魏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F16K11/10;F16H63/34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许柱山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插阀组 远程 液压 控制系统 工程 车辆 | ||
本公开涉及一种快插阀组、远程液压控制系统和工程车辆。其中,快插阀组包括阀体,其内形成有第三油道、第五油道和第八油道,第八油道的通路上设有安全溢流阀,第三油道的通路上设有节流阀和手动流量调节阀,第三油道与第八油道的连接点位于节流阀和手动流量调节阀之间。通过在阀体内的油道中设置节流阀、手动流量调节阀和安全溢流阀,节流阀用于限制外接油源的流量,手动流量调节阀用于手动控制外接油源的流量,安全溢流阀用于限制外接油源的压力,使其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有效避免外接油源液压过大造成的车辆故障,提高工作可靠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插阀组、远程液压控制系统和工程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工程车辆的快速发展及应用领域的扩展,工程车辆的功能呈多样化发展,当供油系统无法工作(出现这一故障的因素很多,可以来自制动系统内部,也可能来自制动系统外部,例如,发动机故障可以导致工作装置供油油路没有驱动力而无法工作),因此需要接入外部压力油源,外部油源可以是牵引车辆的压力油源,也可以是便携式手动泵。具体方案包括且不限于在制动蓄能器的油路上安装快插接头或类似元件(例如测压接头、取样接头等也是一种小型快插接头),并设计一条与快插接头匹配的压力线。但是,外部油源的多次接入或者持续接入也受到多种条件限制,而且接入过高压力会造成故障车辆执行元件的损坏形成二次故障,使车辆彻底丧失作业功能。
此外,为适应狭小的工作空间,提高竞争优势,工程机械趋于向低成本,高速度、低油耗发展,要求工程机械轻量化,体积缩小化,致使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布置空间狭小,不便于安装及维护
发明内容
经发明人研究发现,相关技术中存在外接油源液压过大造成车辆故障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快插阀组、远程液压控制系统和工程车辆,能够防止外接油源液压过大造成车辆故障,提高工作可靠稳定性。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快插阀组,包括阀体,其内形成有第三油道、第五油道和第八油道,阀体上设有第一工作油口、第二工作油口、第三工作油口和第四工作油口,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通过第三油道连通,第三工作油口和第四工作油口通过第五油道连通,第三油道通过第八油道与第五油道连通,第八油道的通路上设有安全溢流阀,第三油道的通路上设有节流阀和手动流量调节阀,第三油道与第八油道的连接点位于节流阀和手动流量调节阀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阀体内还形成有第六油道和第七油道,阀体上设有与第七油道相通的测压油口,第三油道通过第六油道与第八油道相通,第六油道与第七油道相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阀体内还形成有与第六油道相通的第四油道,阀体上设有与第四油道相通的负载敏感油口,第四油道的通路上设有单向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油道和第七油道均位于第三油道和第五油道之间,测压油口和负载敏感油口分别位于阀体上相对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阀体内还形成有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阀体上设有第一回油口、第二回油口、第五工作油口和第六工作油口,第一回油口和第二回油口通过第一油道相通,第五工作油口和第六工作油口通过第二油道相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回油口、第五工作油口、第一工作油口以及第三工作油口均位于阀体的同一侧且均设有快插接头,第二回油口、第六工作油口、第二工作油口、负载敏感油口以及第四工作油口均位于阀体的另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回油口上设有第一公快插接头,第五工作油口上设有第二公快插接头,第一工作油口上设有第三公快插接头,第三工作油口上设有母快插接头,测压油口上设有第四公快插接头,第二回油口上设有第一油口接头,第六工作油口上设有第二油口接头,第二工作油口上设有第三油口接头,负载敏感油口上设有第四油口接头,第四工作油口上设有第五油口接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动流量调节阀的最大流量被配置为100L/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66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