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病原菌比色传感检测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57233.9 | 申请日: | 202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50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满燕;班美静;潘立刚;李安;麻旭普;杜远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21/31;G01N33/569;B01L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孙怡 |
地址: | 10009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病原菌 比色 传感 检测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病原菌比色传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结合有病原菌的适配体-PSs-半胱胺偶合物与AuNPs混合后的颜色变化获得病原菌的检测结果,所述适配体-PSs-半胱胺偶合物中的适配体可与待测病原菌结合;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磁珠上固载cDNA,制备cDNA-MNPs偶合物;所述cDNA可与所述适配体结合;
(2)在PSs微球上固载所述适配体和半胱胺,制备所述适配体-PSs-半胱胺偶合物;
(3)将所述适配体-PSs-半胱胺偶合物与待测样品混合,获得反应液;
(4)将所述反应液与所述cDNA-MNPs偶合物混合;以cDNA-MNPs偶合物作为捕获探针,用于在所述适配体-PSs-半胱胺偶合物与待测样品混合后,捕获未结合待测病原菌的适配体-PSs-半胱胺偶合物;
(5)磁分离后,将获得的上清液与AuNPs混合;
所述适配体-PSs-半胱胺偶合物中PSs的平均粒径为100nm;所述AuNPs的平均粒径为25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微流控比色传感检测芯片中进行检测,所述微流控比色传感检测芯片包括复合芯片和微阀;
所述复合芯片由依次叠放在一起并相互密封的四层结构组成,所述四层结构由上至下分别为盖片层、第二层、第三层和基片层;
所述盖片层上设有第一流体进出口、第二流体进出口、第一通道端口、第二通道端口、两个进样口和第一比色检测腔室;所述第一流体进出口、所述第二流体进出口、所述第一通道端口、所述第二通道端口和两个所述进样口各自独立地贯通所述盖片层和第二层;
所述第二层上设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一反应腔室和第二比色检测腔室,所述第一通道从左至右包括进样通道、第一微混合通道和第一流体进出通道;所述第一微混合通道和所述第一流体进出通道通过所述第一反应腔室连通;所述第一微混合通道通过所述进样通道分别与两个所述进样口连通,所述第一流体进出通道具有两个分支,所述第一流体进出通道的两个分支的端点分别对应于第一流体进出口和第一通道端口;
所述第二通道从左至右包括第二微混合通道和第二流体进出通道,所述第二流体进出通道具有两个分支,所述第二流体进出通道的两个分支的端点分别对应于第二流体进出口和第二通道端口;所述第二微混合通道和所述第二比色检测腔室连通;
所述第三层包括第二反应腔室和第三比色检测腔室;所述第二反应腔室与所述第一反应腔室对应连通,所述cDNA-MNPs偶合物内嵌于所述第一反应腔室和所述第二反应腔室内;所述第三比色检测腔室与所述第二比色检测腔室和所述第一比色检测腔室对应连通;
所述微阀由第一软管、夹子和两根连通管组成;所述第一软管的两端分别各连接一根所述连通管,两根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道端口和所述第二通道端口连接,所述夹子可移除地固定在所述第一软管上,控制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连通和封闭;
所述适配体-PSs-半胱胺偶合物与所述待测样品分别通过两个所述进样口进入所述微流控比色传感检测芯片中,并在所述第一微混合通道中孵育结合;所述上清液与通过所述第二流体进出口注入的所述AuNPs在所述第二微混合通道中混合孵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混合通道和所述第二微混合通道为折线型通道;
和/或,所述进样通道为U形通道或“”形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盖片层、所述第二层和所述第三层的材质为NOA81光胶、PMMA或PDMS;所述基片层的材质为玻璃、PMMA或PDMS;
和/或,所述第一软管为橡胶软管;所述连通管为透明硅胶管;所述夹子为长尾夹。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步骤(6)通过所述AuNPs的吸光度和/或饱和度的变化获得检测结果。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在检测样品中病原菌含量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未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723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支架智能化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纺织用染料涂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