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传送带输送的穴盘自动回收装置和移栽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57374.0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0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杨启志;赵晓琪;朱梦岚;牟窈佳;李阳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1/00 | 分类号: | A01C11/00;A01C11/02;G01B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送带 输送 自动 回收 装置 移栽 | ||
1.一种传送带输送的穴盘自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穴盘推动装置(1)、检测装置(2)、传送装置(3)和控制器;
所述空穴盘推动装置(1)和传送装置(3)相正对安装在移栽机底盘(4)上、且位于移箱(5)的下方;所述检测装置(2)安装在空穴盘推动装置(1)上,用于检测空穴盘是否掉落以及空穴盘积累的厚度并传递给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空穴盘推动装置(1)、检测装置(2)和传送装置(3)连接;空穴盘落入到空穴盘推动装置(1),当检测装置(2)检测到空穴盘掉落时,控制器控制空穴盘推动装置(1)推动空穴盘靠在传送装置(3)上,当空穴盘积累的厚度达到预设值,控制器控制传送装置(3)将空穴盘输送到移栽机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带输送的穴盘自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盘推动装置(1)包括推出气缸(101)、气缸固定法兰盘(102)、气缸尾部支撑杆(103)、推动板(104)、推盘杆(105)和支撑板(106);
所述推出气缸(101)的一端通过气缸尾部支撑杆(103)与移栽机底盘(4)连接,推出气缸(101)的另一端通过气缸固定法兰盘(102)安装在支撑板(106)上;所述推动板(104)安装在推出气缸(101)活塞杆的前端,所述推盘杆(105)安装在推动板(104)上,推出气缸(101)伸缩能够带动推盘杆(105)运动,推动空穴盘靠在传送装置(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送带输送的穴盘自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盘杆(105)包括四根细杆,四根细杆分别安装在推动板(104)的上下左右侧,且上、下细杆对称布置,左右细杆对称布置;细杆长度由上至下逐渐变短,由细杆长度的变化使推盘杆(105)组成的端面呈倾斜的角度,推盘杆(105)组成的端面和传送带(301)的倾斜面倾斜角度一致,使空穴盘向后倾斜靠在传送带(30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带输送的穴盘自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2)包括一组对射式光电传感器(201)和测距传感器(202);所述对射式光电传感器(201)安装在支撑板(106)两侧板,用以检测空穴盘是否掉落;所述测距传感器(202)安装在支撑板(106)一侧板的前端,用以检测空穴盘积累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送带输送的穴盘自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3)包括传送带(301)、电机(302)、电机安装板(303)、传动齿轮(304)、驱动滚筒(305)、支撑滚筒(306)、传送带支撑板(307)、上盖板(308)和下盖板(309);
所述传送带(301)相对水平面倾斜安装在传送带支撑板(307)上,所述传送带支撑板(307)安装在移栽机底盘(4)上;所述驱动滚筒(305)安装在传送带(301)内层的一端,驱动滚筒(305)表面的齿状结构和传送带(301)内侧的齿状突起相啮合;所述支撑滚筒(306)安装在传送带(301)内层的另一端,所述上盖板(308)和下盖板(309)分别安装在传送带(301)的上下两端;所述电机(302)安装在上盖板(308)上,所述电机安装板(303)通过螺栓联接固定在上盖板(308)上;所述电机(302)与驱动滚筒(305)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送带输送的穴盘自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02)通过电机安装板(303)与上盖板(308)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送带输送的穴盘自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02)与驱动滚筒(305)之间通过一对传动齿轮(304)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送带输送的穴盘自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板(309)上设置有支撑柱,上盖板(308)上设有通孔,支撑柱与通孔的位置对应,通过螺栓将下盖板(309)和上盖板(308)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送带输送的穴盘自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3)的电机(302)通过控制器控制其正反转。
10.一种移栽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传送带输送的穴盘自动回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737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