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胶钢轮混合驱动式公铁两用牵引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57989.3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8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东铁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F1/04 | 分类号: | B60F1/0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崔振旺 |
地址: | 277100 山东省枣庄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轮 混合 驱动 式公铁 两用 牵引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钢轮混合驱动式公铁两用牵引车,属于轨道牵引动力设备。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车体及其车体下部的成对的胶轮和导向钢轮,车体的前部设有车钩,所述胶轮包括后置的驱动胶轮和前置的转向胶轮,转向胶轮设有胶轮抬升机构,支撑导向钢轮和后置导向钢轮分别设有钢轮下伸机构,车钩的下部凸出托钩体,托钩体将待牵引车体的车钩托起实现待牵引车体的重量分散至托钩体及本牵引车上。本发明车体通过支撑导向钢轮下伸将车体及其车钩抬起一段高度,致使车钩将待牵引连挂车厢的车钩部位抬起,待牵引车厢与车钩由于固定结构,将待牵引车想的重量分散至牵引车车上,牵引力也随之提高,实现了轻自重的牵引车能够牵引较重的车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钢轮混合驱动式公铁两用牵引车,属于轨道牵引动力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的公铁两用车为达到牵引重型车厢的目的,不得不增加牵引车自重,以便在启动初期增加与轨道架摩擦力,减少启动时的摩擦。。
但是这会导致牵引车自重较大,在牵引小型车厢火车空驶时耗油量大,在一些小场地更换行驶模式,由于自重大,需要专门场地进行公铁更换,适应性窄。
为了适应更广泛的牵引车进场场地,采用结构尺寸紧凑的胶钢轮混合驱动式公铁两用牵引车,又会由于自重较轻,无法牵引大吨位货物,车自重过轻会导致启动或行驶时摩擦力小,导致启动打滑,甚至及时在发动机功率达到的情况下也不能牵引重载的轨道车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胶钢轮混合驱动式公铁两用牵引车,解决轻自重的胶钢轮混合驱动式公铁两用牵引车牵引重载轨道车辆打滑摩擦力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胶钢轮混合驱动式公铁两用牵引车,包括车体及其车体下部的成对的胶轮和导向钢轮,车体的前部设有车钩,所述胶轮包括后置的驱动胶轮和前置的转向胶轮,转向胶轮设有胶轮抬升机构,转向胶轮的前部设有一对支撑导向钢轮,车体的后部设有一对后置导向钢轮,支撑导向钢轮和后置导向钢轮分别设有钢轮下伸机构,车钩的下部凸出托钩体,托钩体将待牵引车体的车钩托起实现待牵引车体的重量分散至托钩体及本牵引车上。
作为优选,胶轮抬升机构包括抬升液压缸、抬升摆臂,抬升摆臂的中部铰接于车体,抬升摆臂的上部连接抬升液压缸的伸出杆,抬升摆臂的下部连接转向胶轮,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出或缩回时摆动抬升摆臂转动,抬升摆臂下部的导向胶轮随之上升至脱离钢轨或解除钢轨。
进一步的优选,两转向胶轮的轮轴通过转向器连接于转向架,所述抬升摆臂的下部固定于转向架,抬升摆动绕中部铰接点转动带动转向架及转向胶轮转向,转向胶轮的转向器由液压缸驱动。
作为优选,所述抬升摆臂的为V型结构,V型结构的拐角点位置铰接于车体。
作为优选,支撑导向钢轮与驱动胶轮的外轮廓尺寸相同,支撑导向钢轮与驱动胶轮由发动机同步驱动。
作为优选,后置导向钢轮的钢轮下伸机构包括液压缸和导向结构,液压缸的缸体固定在车体下部,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于后置导向钢轮的轮轴上,导向结构包括导向杆和导向筒,导向筒固定在车体上,导向杆穿设在导线筒内,导线杠的下部固定于后置导向钢轮的轮轴上,两组导向结构和支撑液压缸对称布置后置导向钢轮的轮轴上。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导向钢轮的钢轮下伸机构为一对支撑液压缸,支撑液压缸的缸体固定在车体上,支撑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于支撑导向钢轮的轮轴上,支撑液压缸在轮轴上相对车体对称布置。
进一步的优选,后置导向钢轮的的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与后置导向钢轮的轮轴间设有缓冲弹簧。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车体通过支撑导向钢轮下伸将车体及其车钩抬起一段高度,致使车钩将待牵引连挂车厢的车钩部位抬起,待牵引车厢与车钩由于固定结构,将待牵引车想的重量分散至牵引车车上,牵引车的自重得到增加,牵引力也随之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东铁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东铁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579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