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持多个PCIE卡的同时测试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62783.X | 申请日: | 2020-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66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王中原;吴世勇;李银龙;冯驰;王凯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22 | 分类号: | G06F11/22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张立强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持 pcie 同时 测试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支持多个PCIE卡的同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将多个PCIE卡分别通过物理接口插接于测试主机上,其中每个PCIE卡包括多个DMA高速通道、多个BAR低速通道以及配置空间,所述配置空间用于存储PCIE卡标识信息、DMA高速通道的数量、BAR低速通道的数量;
步骤2:所述测试主机的操作系统监控到有多个PCIE卡接入,则分别启动多个测试进程,且多个测试进程分别一一对应于多个PCIE卡;
步骤3:在每个测试进程下,启动PCIE卡配置空间监控线程,并识别到对应PCIE卡的配置空间中的PCIE卡标识信息、DMA高速通道的数量、BAR低速通道的数量;
步骤4:每个测试进程分别基于DMA高速通道的数量启动多个DMA测试线程组,并基于BAR低速通道的数量启动多个BAR测试线程组,其中,多个DMA测试线程组与多个DMA高速通道一一对应,多个BAR测试线程组与多个BAR低速通道一一对应;
步骤5:在每个测试进程下,通过多个DMA测试线程组异步测试各个DMA高速通道处理数据的准确性,并通过多个BAR测试线程组异步测试各个BAR低速通道处理数据的准确性;
步骤6:针对每个PCIE卡,在其对应的多个DMA测试线程组和多个BAR测试线程组中,如果有超过预设阈值的测试线程组反馈DMA高速通道或BAR低速通道处理数据出错时,则判定所述PCIE卡的数据处理性能不合格,反之,则判定所述PCIE卡的数据处理性能合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多个PCIE卡的同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DMA测试线程组包括用于向DMA高速通道发送测试数据的DMA发送线程和用于接收响应数据的DMA接收线程,每个BAR测试线程组包括用于向BAR低速通道发送测试数据的BAR发送线程和用于接收响应数据的BAR接收线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支持多个PCIE卡的同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具体包括:
步骤5.1:由DMA发送线程发送DMA测试数据给对应的DMA高速通道,并由BAR发送线程发送BAR测试数据给对应的BAR低速通道;
步骤5.2:对应的DMA高速通道接收所述DMA测试数据并进行透传或处理后,返回DMA响应数据给对应的DMA接收线程;同时,对应的BAR低速通道接收到所述BAR测试数据并进行透传或处理后,返回BAR响应数据给对应的BAR接收线程;
步骤5.3:对应的DMA接收线程接收到所述DMA响应数据并将其与标准的DMA响应数据作比对,如果一致,则判定所述DMA高速通道能够准确处理数据,反之,则判定所述DMA高速通道无法准确处理数据;同时,对应的BAR接收线程接收到所述BAR响应数据并将其与标准的BAR响应数据作比对,如果一致,则判定所述BAR低速通道能够准确处理数据,反之,则判定所述BAR低速通道无法准确处理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支持多个PCIE卡的同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6之后,还包括:
步骤7:待判定所述PCIE卡的数据处理性能合格后,通过对应测试进程的各个DMA测试线程组分别测试各个DMA高速通道的极限速度,并通过各个BAR测试线程组分别测试各个BAR低速通道的极限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支持多个PCIE卡的同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通过对应测试进程的各个DMA测试线程组分别测试各个DMA高速通道的极限速度,具体包括:
步骤7.1:由DMA发送线程按照预设的初始频率重复向对应的DMA高速通道发送DMA测试数据,并使所述DMA高速通道进行频繁处理返回DMA响应数据给对应的DMA接收线程;
步骤7.2:如果对应的DMA接收线程能够在预设的延时范围内接收到正确的DMA响应数据,则促使所述DMA发送线程在所述初始频率的基础上进行增量,并进行重新测试;
步骤7.3:重复步骤7.2,直至对应的DMA接收线程无法在预设的延时范围内接收到正确的DMA响应数据,即可确定出所述DMA高速通道的极限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278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