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点火电嘴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63369.0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0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洪瑞武;陈钢锋;张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13/16 | 分类号: | H01T13/16;H01T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刘传准 |
地址: | 7131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火电 | ||
本申请属于发动机点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点火电嘴,包括沿轴向设置的固定端及放电端(42),所述固定端通过外螺纹(41)固定在发动机安装座(1)上,放电端(42)通过浮动环(2)夹紧在隔热屏(3)上,隔热屏(3)与发动机安装座(1)之间为发动机外涵道,放电端(42)穿过隔热屏(3)后,伸入发动机燃烧室,所述放电端(42)的金属壳体上设置有引气槽(43),所述引气槽(43)的一端位于所述发动机外涵道内,另一端位于所述发动机燃烧室内。本申请提供的发动机点火电嘴,通过引气槽实现电嘴末端的冷却,满足了燃烧室高温下工作的使用要求,避免了金属烧蚀导致产品失效的故障。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发动机点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点火电嘴。
背景技术
点火电嘴是将高压电能转化为电火花,点燃发动机燃烧室油-气混合气体的一种产品。
现有技术如图1所示,点火电嘴4通过螺纹41连接安装在发动机安装座1上,点火电嘴放电端42被发动机燃烧室隔热屏3上的浮动环2夹紧,防止点火电嘴放电端摆动。发动机安装座1和隔热屏3之间是发动机外涵道,流道内气体为发动机压气机匣分流出来的气体,温度在400℃~600℃之间,流速在120m/s左右。
某商用发动机推力达到了13吨~16吨,相比较现有发动机(推力4吨~6吨)其燃烧室使用温度更高。点火电嘴产生电火花点燃发动机燃烧室内的油气混合气,放电端使用温度长期达到1100℃,短期达到了1350℃~1500℃。
现有金属材料、电嘴结构不能满足发动机使用环境要求,造成点火电嘴放电端42在发动机燃烧室的部分金属材料在短时高温下烧蚀、熔化,导致点火电嘴功能丧失。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发动机点火电嘴,包括沿轴向设置的固定端及放电端,所述固定端通过外螺纹固定在发动机安装座上,放电端通过浮动环夹紧在隔热屏上,隔热屏与发动机安装座之间为发动机外涵道,放电端穿过隔热屏后,伸入发动机燃烧室,本申请的发动机点火电嘴的放电端的金属壳体上设置有引气槽,所述引气槽的一端位于所述发动机外涵道内,另一端位于所述发动机燃烧室内。
优选的是,所述引气槽为沿发动机点火电嘴轴向设置的条形槽。
优选的是,所述引气槽设置为多个,沿所述放电端的金属壳体的周向布置。
优选的是,所述引气槽设置有10-20个。
优选的是,引气槽设置有14个。
优选的是,引气槽尺寸为长15mm×宽1.4mm×深1mm。
优选的是,所述引气槽的伸入所述发动机燃烧室内的部分为敞口结构。
由于外涵道低温气体压力大于发动机燃烧室内压力,在点火电嘴工作时,外涵道低温气体通过引气槽达到点火电嘴放电端头部,起到降低放电端头部温度的作用。
按本发明研制的某商用发动机点火电嘴经过使用本发明的放电端冷却结构,满足了燃烧室高温下工作的使用要求,避免了金属烧蚀导致产品失效的故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发动机点火电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发动机点火电嘴的放电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图2所示实施例的A-A剖示意图。
其中,1-发动机安装座,2-浮动环,3-隔热屏,4-点火电嘴,41-外螺纹,42-放电端,43-引气槽,44-绝缘体,45-中心电极。
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此外,附图用于示例性说明,其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限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33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齿轮渗碳淬火热处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轴承内部抛光机械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