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风电机组轴承失效状态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64201.1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6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仁堂;夏晖;冯江哲;胡鹏;肖剑;刘欢;王桥梓;荣兴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源(北京)风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14 | 分类号: | G01B5/14;G01B5/00;G01M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3 | 代理人: | 刘青霞 |
地址: | 100034 北京市西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机组 轴承 失效 状态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风电机组轴承失效状态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属于轴承检测领域,包括底座、调节支架、安装支架和数显千分表,其中:底座用于固定在变桨轴承紧固螺栓六角头上,底座包括圆管和设在圆管中部外周的外环,圆管在轴向上设有贯穿的六边形孔,六边形孔用于与六角头配装;调节支架为设有支臂的圆环支架,圆环支架中部设有用于套接在底座的圆管上的中心孔,支臂上设有用于固定安装支架的行星圆孔;安装支架用于固定数显千分表,安装支架的两端设有用于分别与相邻两个紧固螺栓上的行星圆孔配装的腰型固定孔。本发明解决了在风电机组上旋转工况下变桨轴承类测量工具固定难问题,是一种简单、准确、直观的变桨轴承失效监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风电机组轴承失效状态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变桨轴承是风电机组的重要部件,装配在风电机组风轮内部,是连接叶片和轮毂的桥梁,变桨轴承运行状态好坏直接影响风电机组是否正常运行。
由于风电机组风轮内零部件的特殊布局,为了不留隐患,在不改变原始结构和装配关系情况下,变桨轴承周围有且仅有轴承轴向环形端面(径向端面布置润滑油管)和该端面上轴承紧固螺栓头两个可靠承载基体,这导致直接反映变桨轴承工作状态的物理量-径向游隙因测量工具缺少可靠固定方式而无法在机组上测量,错失捕获变桨轴承失效前期结构异常显现而采取有效检修措施修复的良机,带病运行,恶化到后期出现异响、抖动故障才被发现,此时变桨轴承只能停机整体更换维修,给发电企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
目前,市场上磁性吸力座吸附变桨轴承端面是一种提供承载基体方案,但在变桨轴承工作径向游隙测量过程中,基于磁性吸力座固定的测量工具会跟随风电机组风轮旋转,在较大离心力作用下,变桨轴承轴向环形端面因自身结构尺寸和密集布置的紧固螺栓,无法为磁性吸力座提供足够吸附轴向力的接触面积,磁性吸力座容易出现松动情况,影响测量工具测量精度。
因此,风电机组上变桨轴承类测量工具固定和变桨轴承失效监测问题亟需进一步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风电机组轴承失效状态及其检测方法,本发明解决了在风电机组上旋转工况下变桨轴承类测量工具固定难问题,同时创造一种简单、准确、直观的变桨轴承失效监控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风电机组轴承失效状态的检测装置,包括底座、调节支架、安装支架和数显千分表,其中:
所述底座用于固定在变桨轴承紧固螺栓六角头上,所述底座包括圆管和设在圆管中部外周的外环,所述圆管在轴向上设有贯穿的六边形孔,所述六边形孔用于与所述六角头配装;
所述调节支架为设有支臂的圆环支架,所述圆环支架中部设有用于套接在底座的圆管上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直径小于底座外环的直径,所述支臂上设有用于固定安装支架的行星圆孔;
所述安装支架用于固定数显千分表,所述安装支架的两端设有用于分别与相邻两个紧固螺栓上的行星圆孔配装的腰型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测量工具支架和与测量工具支架配合固定数显千分表的盖板;
所述测量工具支架两端设有所述腰型固定孔,所述测量工具中部设有V型折弯;所述盖板为中部向外凸形成弧形槽的板状结构,所述弧形槽与V型折弯配合卡固数显千分表。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工具支架为类梯形结构,包括顶臂、连接在顶臂两侧的侧臂和与侧臂连接向外延的尾臂,所述腰型固定孔位于尾臂上,所述V型折弯位于顶臂中部,在V型折弯两侧的顶臂上设有固定圆孔,在弧形两侧的盖板上设有与所述固定圆孔配装的紧固圆孔。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工具支架采用不锈钢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采用工程塑料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源(北京)风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龙源(北京)风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42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起动机耐久性测试方法及设备
- 下一篇:能量路由器及微电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