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轴承盖的生产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64985.8 | 申请日: | 202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38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刘亚辉;李进萍;常亚洲;席瑞生;蔡红军;王威;李继刚;倪献峰;杨辉;张家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拖(洛阳)柴油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陈英超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轴承 生产 制作方法 | ||
一种发动机轴承盖的生产制作方法,包括:发动机轴承盖生产线,发动机轴承盖生产线由三台金属切削设备、四个上下料机构、六个输送辊道、两个抓取机器人、自动测量机构、去毛刺机器人、自动清洗机组合而成,其中金属切削设备包括:一台六工位钻、扩、铣组合机床,一台双工位镗铣组合机床,一台卧式拉床。该生产线采用全自动的生产模式,实现包括上下料全自动生产,达到节能、减排、降成本的要求。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同时全程自动化实现待加工缸体在生产线输送,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零件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发动机轴承盖的生产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发动机是一种用途广泛,工作环境非常复杂的动力机械,发动机缸体素有发动机骨架之称,用于安装发动机各主要部件和附件,它是发动机中尺寸和重量最大的零件,所以要求缸体加工精度高,产品一致性好,以便保证其可靠的工作。其中与缸体本体连接固定曲轴的轴承盖,亦需要相应的加工精度与之匹配。
目前国内企业所用的轴承盖生产工艺过程复杂,自动化程度低,加工设备长期超负荷运转,设备精度较差,造成生产的轴承盖质量参差不齐,产品不合格率较高,且很多不合理的工序也使得生产效率低下。因此,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加工工艺简单的发动机轴承盖生产线,以解决轴承盖生产效率低下及精度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加工工艺简单的发动机轴承盖生产线,解决轴承盖生产效率低下及精度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发动机轴承盖的生产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第一上下料机构Ⅰ从料框中抓取零件,放入第一输送辊道Ⅰ,该步骤具备零件自动上料的功能,且在零件上料过程中视觉机构检测工件姿态是否放反,并自动将放反的零件纠正;
步骤2:第一抓取机器人Ⅰ从第一输送辊道Ⅰ中抓取零件,放入六工位组合机床夹具中,夹具定位夹紧,进行加工;
步骤3:初始加工;采用六工位组合机床对零件实现铣面、钻孔、扩孔加工;Ⅰ工位上下料,Ⅱ工位铣削螺栓座面,Ⅲ工位螺栓孔钻削加工,Ⅳ工位断刀检测,Ⅴ工位铣削轴承盖两侧面,Ⅵ工位四轴刚性扩螺栓孔;机床Ⅱ-Ⅵ工位加工的同时,Ⅰ工位液压缸松开,自动下料,自动上料,液压夹紧动作;机床每个工位装两个工件,半圆孔、剖分面、底面3个基准做定位,依靠切边销弹性力与液压侧面推力夹紧;各个工位滑台均采用数控滑台,动力主轴头均采用标准镗铣主轴结构,配以专用液压夹具及刀具完成对零件的高效切削加工;
步骤4:第一抓取机器人Ⅰ从六工位组合机床夹具中取出零件,放到第二输送辊道Ⅱ上,自由滑落;
步骤5:第二抓取机器人Ⅱ从第二输送辊道Ⅱ上抓取零件,放入双工位组合机床夹具中,夹具定位夹紧,进行加工;
步骤6:轴承盖镗孔、铣瓦槽;采用双工位组合机床来实现镗孔、铣定位瓦槽的加工;Ⅰ工位镗削半圆孔;Ⅱ工位铣定位瓦槽;零件自动下料,自动上料,液压夹紧;机床每个工位装四个工件,轴承盖两侧面、底面3个基准做定位,切边销限位,依靠切边销弹性力与液压侧面推力夹紧;定位块均采用可拆式淬火块,更换品种时更换定位块;各个工位卧式滑台均采用数控滑台,动力主轴头均采用标准镗铣主轴结构,配以专用液压夹具及刀具完成对零件的高效切削加工;
步骤7:第二抓取机器人Ⅱ从双工位组合机床夹具中取出零件,放入第三输送辊道Ⅲ,自由滑落;
步骤8:第二上下料机构Ⅱ从第三输送辊道Ⅲ上取出零件,放到卧式拉床夹具中,夹具定位夹紧;
步骤9:卧式拉床拉削轴承盖剖分面、止口;通过专用夹具及刀具,用于拉削轴承盖关键控制尺寸,一次装夹4件,一次完成轴承盖上的剖分面、止口、倒角的拉削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拖(洛阳)柴油机有限公司,未经一拖(洛阳)柴油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49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