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控阻尼能力的桥梁建筑用被动减震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66976.2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2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简晓东;刘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信恒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控 阻尼 能力 桥梁 建筑 被动 减震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控阻尼能力的桥梁建筑用被动减震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顶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本发明通过电机、活塞杆、转动杆、第一通孔、活塞、外壳、机油的设置,通过活塞将外壳的内部分为两个油腔,在桥梁受到震动时,向下挤压外壳,使外壳相对与活塞进行滑动,在两个油腔的压差作用下对震动能量进行吸收,启动电机,使电机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改变第一通孔与转动杆一侧的圆孔的重合面积,进而改变两个油腔之间机油的流量大小,进而改变两个油腔的压差,实现对阻尼进行调控,便于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控阻尼能力的桥梁建筑用被动减震器。
背景技术
在公元前4OOO年,人类开始定居,过着部落生活,开始更多地考虑永久性的桥梁,早期的桥梁均利用天然材料,简易而跨越能力极弱且不耐,此后,砖的发明开始了人工材料应用的历史,而铁的发明为开采石头扩大其应用提供了可能,同时铁用于桥梁引起了桥梁技术的极大进步,桥梁建筑是跨越江河、山洞,供人、车行的人工构造物,桥梁建筑的发展与人类的文明进步密切相关,应当说它源自远古自然,或许一棵树偶然倒下横过溪流,蔓藤从河一岸的一棵树到另一岸的一棵树,天然洞穴就是最早的天然桥梁,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的桥梁建筑在地震中受到破坏后短时间难以修复,同时,桥梁是道路工程的基础设施,分布面广,各种自然灾害或者人为因素都会使桥梁发生震动,这些震动会导致桥梁受损,现有的桥梁减震结构不具有阻尼调控能力,从而影响桥梁的安全稳定性,对桥梁的使用寿命构成威胁。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控阻尼能力的桥梁建筑用被动减震器,具备减震效果好,阻尼能力可调控等优点,解决了桥梁建筑稳定性差,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控阻尼能力的桥梁建筑用被动减震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顶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活塞杆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设置有机油,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减震模块,所述第一减震模块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减震模块,所述第一减震模块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顶板与连接块之间设置有第三减震模块。
优选的,转动杆的上表面开设有孔洞,所述转动杆的一侧开设有圆孔,所述孔洞的下端与圆孔连接,所述活塞的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孔洞与第二通孔连接。
优选的,第一减震模块包括滑块、齿条杆和齿轮,所述滑块的表面与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条杆,所述齿条杆的表面啮合连接有齿轮。
优选的,第二减震模块包括U形槽、弹簧、限位板和伸缩杆,所述U形槽的下表面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U形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齿条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安装腔与电机之间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一侧与安装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的另一侧与电机固定连接。
优选的,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通过螺栓与转动杆螺纹连接。
优选的,底板与转轴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表面与转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外表面与底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活塞杆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的内表面与活塞杆滑动连接,所述密封套的外表面与外壳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信恒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信恒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69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