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刷磨面倒角自动化设备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69221.8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7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李震;李彤;张彬;魏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27/00 | 分类号: | B24B27/00;B24B41/00;B24B41/02;B24B4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杭行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刷 倒角 自动化 设备 及其 加工 方法 | ||
1.一种碳刷磨面倒角自动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台体(1),所述台体(1)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振动盘料斗(2),且台体(1)的顶部另一侧连接有移动台(6),所述台体(1)的顶部位于移动台(6)和振动盘料斗(2)的之间固定有固定台(3),且台体(1)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15),所述固定台(3)的一侧连接有导板(13),所述台体(1)的顶部靠近导板(13)的下方放置有接料框(16),所述台体(1)的顶部且位于移动台(6)和接料框(16)的之间安装有两个液压缸(20),两个所述液压缸(20)的顶端靠近导板(13)的上方均固定有固定板(17),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板(17)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11),且另一个固定板(17)的顶部固定有两个第二电机(12),所述第一电机(11)的输出轴贯穿固定板(17)并安装有磨片(19),所述第二电机(12)的输出轴贯穿固定板(17)并连接有磨头(18),所述移动台(6)靠近固定台(3)的一端安装有滑杆(8),且移动台(6)的两侧均固定有气缸(7),所述滑杆(8)的两端均连接有滑套(10),所述气缸(7)的一端通过支架与滑套(10)相连接,所述滑杆(8)的外壁均套设有两个连接套(9),两个所述连接套(9)的侧壁均安装有夹爪(4),且连接套(9)与滑套(10)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刷磨面倒角自动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台体(1)的内部开设有腔槽(22),且台体(1)的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5),所述腔槽(22)的内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丝杆(23),所述丝杆(23)的外壁安装有螺筒(24),且丝杆(23)的一端固定有第二转轮(27),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延伸至腔槽(22)内部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转轮(25),所述第一转轮(25)与第二转轮(27)的外壁之间套设有传输带(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刷磨面倒角自动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框(16)的内部顶端安装有第一弹簧(21),所述第一弹簧(21)的顶部固定有缓冲板(14),所述缓冲板(14)的两侧均安装有限位块(32),所述接料框(16)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与限位块(32)相匹配的限位槽(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刷磨面倒角自动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4)靠近连接套(9)的一端安装有卡块(30),且连接套(9)靠近夹爪(4)的一端开设有与卡块(30)相匹配的卡槽(2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碳刷磨面倒角自动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29)的内壁安装有橡胶垫,且橡胶垫的外壁开设有防滑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刷磨面倒角自动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台体(1)的底部安装有支柱,且支柱的底部固定有脚垫。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刷磨面倒角自动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5)的外壁安装有保护罩,且保护罩的外壁开设有散热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刷磨面倒角自动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4)的内壁两侧均安装有软垫,且软垫的外壁设置有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刷磨面倒角自动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轮(25)位于第二转轮(27)的下方,且第一转轮(25)的外径与第二转轮(27)的外径相等。
10.一种碳刷磨面倒角自动化设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碳刷放置于振动盘料斗(2)内,并开机;
振动盘料斗(2)输送碳刷,并将其送至固定台(3)上;
夹爪(4)夹持碳刷,移动台(6)带动夹爪(4)沿导板(13)移动,期间先经过磨片(19)对碳刷上表面进行磨面加工,再经过磨头(18)对碳刷的端部进行磨倒角加工;
磨倒角加工完成后,移动台(6)带动夹爪(4)移至接料框(16)的上方,夹爪(4)松开碳刷,使碳刷落入接料框(16)的内部;
一次加工完成,接着重复步骤一至四对下一个碳刷进行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6922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冲程发动机的正时安装方法
- 下一篇:去模组化液冷式电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