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改善轮胎均匀性的生产控制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70596.6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62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秦龙;林文龙;李慧敏;刘宝涛;刘平娟;张凯凯;王龙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森麒麟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5/02 | 分类号: | B29C35/02;B29C37/00;B29L30/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栾瑜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改善 轮胎 均匀 生产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改善轮胎均匀性的生产控制系统及方法,其中生产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控制轮胎的生产程序,收集记录检测信息并确定最佳入模角度;硫化单元,其与控制单元连接,被配置为接收控制单元的指令并对轮胎进行硫化;输送单元,其与控制单元和硫化单元连接,被配置为接收硫化单元的指令并将轮胎以某一入模角度输送至硫化单元;检测单元,其与控制单元连接,被配置为对硫化后的轮胎进行包括均匀性在内的在线检测并将检测数据传递给控制单元。本发明的生产控制系统及生产控制方法,将调整硫化入模角度作为一种主动的优化手段,选出最佳的入模角度,快速高效地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对均匀性的改善,降低均匀性废次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轮胎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改善轮胎均匀性的生产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轮胎的均匀性是影响轮胎舒适性及操控稳定性的十分重要的指标,其中径向力波动的影响尤为明显;随着人们对驾乘感受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快速有效的提升轮胎的均匀性、最大程度降低均匀性废次品的数量越来越成为轮胎制造商面临的一大挑战。
从生产工艺的角度,轮胎由多种材料经多重工序复合而成,成型后的胎胚不可能完全均匀,必然存在质量、刚性、尺寸上的变差;硫化模具由几块活络模组合而成,不可能绝对的真圆,必然也存在不均匀性,成型工序和硫化工序对轮胎的径向力影响较大,若两者的影响能够通过相位的组合,一定程度上相互抵消或完全抵消,那么将对轮胎均匀性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模具一旦组装上机,不能随意调整,故调整胎胚的入模角度是可以作为改善轮胎均匀性不良的补救手段。但现有的通过调整入模角度来改善轮胎均匀性的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目前行业内普遍将调整胎胚的入模角度作为一种均匀性不良发生后的补救手段,且通过人工手动实现。针对有一定规模的轮胎厂,由于其生产线较长,均匀性不良表现出来时大批量的废次品轮胎已经硫化完毕,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容易造成相当数量的废次品轮胎,对均匀性的改善效率很低。其次,人工手动进行调整入模角度的测试及分析会产生大量的工作量,且整个测试过程时间较长,测试期间停机影响产量,若单个班次未完成,还会涉及人员交接班问题,并且对操作人员的体力及分析能力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改善轮胎均匀性的生产控制系统及生产控制方法,可在生产过程中自动实现对轮胎均匀性的改善,降低均匀性废次品率。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改善轮胎均匀性的生产控制系统,包括:
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控制轮胎的生产程序,收集记录检测信息并确定最佳入模角度;
硫化单元,其与控制单元连接,被配置为接收控制单元的指令并对轮胎进行硫化;
输送单元,其与控制单元和硫化单元连接,被配置为接收硫化单元的指令并将轮胎以某一入模角度输送至硫化单元;
检测单元,其与控制单元连接,被配置为对硫化后的轮胎进行包括均匀性在内的在线检测并将检测数据传递给控制单元。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改善轮胎均匀性的生产控制方法,利用如上所述的生产控制系统,所述生产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定测试入模角度:在轮胎生产过程初始,选定多个测试入模角度;
测试程序:多条轮胎以选定的测试入模角度入模硫化,后续轮胎暂时以某一入模角度入模硫化;
在线检测:对硫化后的轮胎进行均匀性在线检测;
确定最佳入模角度:收集检测信息,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最佳入模角度;
批量生产或暂停生产:判断最佳入模角度的均匀性数据是否满足批量化生产的标准;如满足,则以最佳入模角度进行轮胎批量化生产;如不满足,则暂停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森麒麟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森麒麟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05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