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盲腔内壁抛光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71393.9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07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蹤雪梅;刘剑飞;刘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F7/00 | 分类号: | C25F7/00;C25F3/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成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壁 抛光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盲腔内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盲腔工件传送夹持装置、加工槽(13)和储液槽(1),所述加工槽(13)内设有若干个连接柱(26),每个连接柱(26)上分别设有辅助阴极(25),所述辅助阴极(25)和加工槽(13)内壁导电相连并连接电源负极,所述盲腔工件传送夹持装置用于将若干个盲腔工件(20)传送夹持至所述加工槽(13)使每个辅助阴极(25)插入每个盲腔工件(20)内腔,每个盲腔工件(20)连接电源正极,所述加工槽(13)与所述储液槽(1)连通,所述加工槽(13)与所述储液槽(1)之间设有电解液循环装置,所述储液槽(1)设有温控装置;所述加工槽(13)与所述储液槽(1)之间的电解液循环装置包括补液泵(9)和补液管(24),所述加工槽(13)内还设有内槽(22),所述补液泵(9)一端连接所述储液槽(1),另一端通过所述补液管(24)连接所述内槽(22),所述连接柱(26)设于所述内槽(22)内,所述内槽(22)至少一块槽板可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盲腔内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盲腔工件传送夹持装置包括夹持装置(10),所述夹持装置(10)包括上下运动机构(27)、夹爪机构(28)、绝缘连接块(29)和盲腔夹持部(30),所述夹爪机构(28)连接所述上下运动机构(27),所述夹爪机构(28)通过绝缘连接块(29)连接盲腔夹持部(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盲腔内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支撑装置(31),所述夹持装置(10)通过所述支撑装置(31)设于所述加工槽(13)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盲腔内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盲腔工件传送夹持装置还包括送料装置(14),所述送料装置(14)包括三轴伺服电机(12)、上料夹爪(18)和上料传送带(15),若干个盲腔卡位(16)设于所述上料传送带(15)上,所述上料夹爪(18)连接所述三轴伺服电机(12),所述三轴伺服电机(12)用于带动所述上料夹爪(18)移动,所述上料夹爪(18)用于将上料传送带(15)的盲腔卡位(16)上的待加工的盲腔工件(20)夹至夹持装置(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盲腔内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料装置(14)还包括下料传送带(17)和下料夹爪(19),若干个盲腔卡位(16)设于所述下料传送带(17),所述下料夹爪(19)连接所述三轴伺服电机(12),所述三轴伺服电机(12)用于带动所述下料夹爪(19)移动,所述下料夹爪(19)用于将完成加工的盲腔工件(20)夹至下料传送带(17)的盲腔卡位(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盲腔内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阴极(25)和连接柱(26)为空心,所述辅助阴极(25)与所述连接柱(26)可拆卸连接,所述加工槽(13)与所述储液槽(1)之间的电解液循环装置包括循环泵(7),所述循环泵(7)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柱(26),另一端连接加工槽(13)或储液槽(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盲腔内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工槽(13)上方设有盖板(11),所述盖板(11)上设有供盲腔工件进出的孔洞,所述加工槽(13)还设有用于抽出蒸汽的抽吸装置(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盲腔内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液槽(1)的温控装置包括加热管(8)、搅拌装置(2)、换热器(3)、电解液循环泵(4)和冷却水循环泵(5)。
9.一种盲腔内壁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储液槽中制备浓度为1%-20%的中性铵盐电解液;
将电解液加热至70-95℃;
启动循环装置,使电解液在储液槽和加工槽之间循环,所述加工槽内设有若干个连接柱,每个连接柱上分别设有辅助阴极,循环装置包括补液泵和补液管,所述加工槽内还设有内槽,所述补液泵一端连接所述储液槽,另一端通过所述补液管连接所述内槽,所述连接柱设于所述内槽内,所述内槽至少一块槽板可上下移动,加工时,补液泵将储液槽的溶液源源不断输入到内槽中,内槽溢满后溶液流入内槽与加工槽外板的空隙并流入到储液槽中;
上料夹爪在三轴伺服电机的带动下夹取盲腔工件至上料传送带的盲腔卡位,盲腔工件通过上料传送带传送至夹持装置;
夹持装置通过盲腔夹持部夹取盲腔工件,启动电源,使盲腔工件与加工槽间产生150-400V的电压;
上下运动机构带动盲腔夹持部夹持的盲腔工件缓缓下降,部分或全部浸没到加工槽中,同时使辅助阴极插入到盲腔工件内部,辅助阴极位于盲腔工件内腔的中心;
启动循环泵,使电解液充满盲腔工件内腔进行抛光加工;
循环泵停止,电源断电,上下运动机构带动盲腔夹持部夹持的盲腔工件上升,完成加工的盲腔工件通过下料夹爪夹至下料传送带的盲腔卡位,通过下料传送带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139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