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盲腔内壁抛光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71393.9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07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蹤雪梅;刘剑飞;刘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F7/00 | 分类号: | C25F7/00;C25F3/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成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壁 抛光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盲腔内壁抛光装置,包括电源、送料装置、夹持装置、加工槽和储液槽,所述送料装置设有若干个盲腔卡位,所述送料装置用于将若干个盲腔卡位上的盲腔工件输送至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设有若干个盲腔夹持部,每个盲腔夹持部分别连接电源的正极,所述加工槽内设有若干个连接柱,每个连接柱上分别设有辅助阴极,所述辅助阴极连接电源负极,所述夹持装置用于将若干个盲腔工件夹持至所述加工槽使所述辅助阴极插入盲腔工件内腔,所述加工槽与所述储液槽连通,所述加工槽与所述储液槽之间设有电解液循环装置,所述储液槽设有温控装置。本发明能够实现盲腔批量生产,满足生产需求,且抛光过程绿色环保,无有害废液排放及粉尘问题,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盲腔内壁抛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盲腔内壁抛光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盲腔内壁的抛光历来是机械加工的难点,目前市面上对盲腔内壁的抛光主要依赖于电解抛光或机械抛光,以一个典型的盲腔不锈钢杯内壁抛光为例,目前市场上90%以上的不锈钢杯内壁使用的是电解抛光工艺,然而一组典型的电解抛光液中,主要包含磷酸、硫酸、铬酐等成分,强酸及重金属盐的存在使电解抛光对环境污染严重。
电解质等离子抛光技术是一种绿色高效的加工技术,在解决金属零件表面高效抛光的同时,也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电解质等离子抛光技术使用低浓度盐溶液作为工作介质,用电能作为动力,利用等离子体放电优先产生于尖端凸起部位的特点对金属表面凸起处的材料进行去除。相比于传统化学抛光、电解抛光和机械抛光等方式,该技术无腐蚀性废液排放污染环境和生产车间的粉尘问题,属于环保抛光工艺。本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基于电解质等离子加工工艺的盲腔内壁批量抛光的方法和装置。针对盲腔内壁的抛光,现有技术主要是通过电解抛光工艺解决,它是以金属制品为阳极,在盲腔的内部居中插入阴极棒并通入电解液于特定电压条件下电解,通过阳极金属的溶解,以消除制品表面的细微不平,使之具有镜面般光泽外观的过程。
专利CN201711078991.5“一种金属内孔等离子抛光装置及其加工方法”中提出了一种加工方法,它通过绝缘卡具对金属工件进行紧固并挂接在挂架上,利用外部绝缘导管将供液管线与导电金属管连通,启动循环泵使电解液形成循环流,同时开启外部循环供水装置加热抛光槽内电解液,将导电金属管及导电金属片与外部电源连接,金属工件浸没到抛光槽内的电解液中。该专利中导电金属管与工件先通过绝缘卡具固定住相对位置,启动循环泵使腔体内部和外部的液体流动,再将整个工装通过挂架浸没于电解液中,该方法在实际批量生产中操作过于繁琐,不适用于批量生产,难以满足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盲腔内壁抛光装置及方法,实现批量生产,满足生产需求。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盲腔内壁抛光装置,包括电源、盲腔工件传送夹持装置、加工槽和储液槽,所述加工槽内设有若干个连接柱,每个连接柱上分别设有辅助阴极,所述辅助阴极和加工槽内壁导电相连并连接电源负极,所述盲腔工件传送夹持装置用于将若干个盲腔工件传送夹持至所述加工槽使每个辅助阴极插入每个盲腔工件内腔,每个盲腔工件连接电源正极,所述加工槽与所述储液槽连通,所述加工槽与所述储液槽之间设有电解液循环装置,所述储液槽设有温控装置。
进一步地,
所述盲腔工件传送夹持装置包括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上下运动机构、夹爪机构、绝缘连接块和盲腔夹持部,所述夹爪机构连接所述上下运动机构,所述夹爪机构通过绝缘连接块连接盲腔夹持部。
进一步地,
还包括支撑装置,所述夹持装置通过所述支撑装置设于所述加工槽上方。
进一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713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