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子穿入排气端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385419.5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67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新;张会明;张礼增;李玉玺;王晓林;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冰轮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冰轮海卓氢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4 | 分类号: | B23P19/04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申国栋 |
地址: | 264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子 穿入 排气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子穿入排气端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机械手和安装在机械手末端的抓取机构,所述抓取机构用于抓取排气端座,还包括悬浮工作台和啮合驱动机构。所述啮合驱动机构放置在悬浮工作台上;所述转子包括相互啮合的阳转子和阴转子。本发明通过啮合驱动机构,使阳转子和阴转子以边相互靠拢、边相对转动的方式实现啮合装配,啮合过程稳定性好,不存在碰撞,有效减小装配损伤,提高了装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转子穿入排气端的工装装置,还涉及一种将转子穿入排气端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螺杆压缩机的转子螺旋槽加工工艺已经由铣刀铣削变更为砂轮磨削,转子表面质量和加工精度得到很大提高,保证了压缩机运行效率及整个制冷系统的稳定性。
目前,转子啮合装配主要依靠人工作业,在吊装过程中依靠吊装力实现自然啮合,啮合过程稳定性较差,起吊不稳会导致转子碰撞,损伤型线表面,影响压缩机的运行效率。
另一方面,排气端座轴瓦表面多为巴氏合金涂层,与转子之间形成油膜,可以有效保护转子。但由于涂层硬度较低,轻微碰撞就可造成损伤,需重点防护。而人工吊装转子穿入排气端座轴瓦的过程中,由于吊装晃动、转子惯性等,很难保证转子不与轴瓦碰撞,损伤轴瓦,进而影响压缩机运行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转子穿入排气端的装置及方法,其目的是:(1)避免转子啮合装配中,损伤型线表面;(2)避免转子穿入排气端时,损伤轴瓦。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转子穿入排气端的装置,包括机械手和安装在机械手末端的抓取机构,所述抓取机构用于抓取排气端座;
所述转子穿入排气端的装置还包括悬浮工作台和啮合驱动机构;
所述悬浮工作台包括底座和可相对于底座在水平方向上任意滑动的平台;
所述啮合驱动机构放置在平台上;所述转子包括相互啮合的阳转子和阴转子;
所述啮合驱动机构包括架体,还包括分别沿架体水平移动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用于放置竖直的阳转子,第二支撑板用于放置竖直的阴转子;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中,其中一个支撑板上与所对应的转子固定连接、另一个支撑板上安装有旋转支撑装置并与所对应的转子转动连接;所述啮合驱动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互靠拢的驱动模块。
作为本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架体上安装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均沿所述第一导轨滑动。
作为本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所述旋转支撑装置,实现与阳转子的转动连接。
作为本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啮合驱动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同步移动的第一推板和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同步移动的第二推板。
作为本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推板通过竖直导轨安装在第一移动座上,所述第一移动座与第一支撑板相连接;
所述第二推板通过竖直导轨安装在第二移动座上,所述第二移动座与第二支撑板相连接。
作为本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啮合驱动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架体顶部的顶板,所述顶板上设有与所述排气端座位置相对应的开槽。
作为本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架体顶部设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上安装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构成所述顶板。
作为本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模块为伸缩缸。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转子穿入排气端的装配方法,使用如上述的转子穿入排气端的装置,步骤为:
S1、关闭悬浮工作台;并将阳转子和阴转子分别放置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冰轮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冰轮海卓氢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冰轮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冰轮海卓氢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54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暗纹东方鲀保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核酸提取装置的旋转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