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耐磨管材生产配方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386301.4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0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吴红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红侠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23/12;C08L77/00;C08L67/02;C08L55/02;C08L25/12;C08L35/00;C08L25/16;C08K7/14;C08K7/10;C08K7/06;C08K5/13;C08K5/524;C08K13/04 |
代理公司: | 南昌逸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5 | 代理人: | 刘晓敏 |
地址: | 457001 河南省濮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耐磨 管材 生产 配方 工艺 | ||
1.一种塑料耐磨管材生产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配方包括热塑性塑料、基体、改性粘接树脂和纤维,还包括ABS橡胶粉、低分子量SAN树脂、高丙烯腈SAN树脂、耐热剂、抗氧剂、润滑剂和耐候剂,其中,所述热塑性塑料由聚乙烯、聚丙烯、尼龙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一项或多项组成,所述基体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所述纤维为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或碳纤维中任一项或多项;
所述生产配方中各组分制成一耐磨管材的质量占比为:
所述基体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5~10%;
所述热塑性塑料-60~80%;
所述改性粘接树脂-2~3%;
所述纤维-0.1~1%;
所述ABS橡胶粉-4~6%,所述低分子量SAN树脂-0.5~3%,所述高丙烯腈SAN树脂7~10%;
所述耐热剂-0.2~0.8%;所述抗氧剂-0.1~0.5%;所述润滑剂-0.1~0.5%;所述耐候剂-0.1~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耐磨管材生产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热剂为N-苯基马来酰亚胺的共聚物或α-甲基苯乙烯的共聚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耐磨管材生产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剂为受阻酚化合物、亚磷酸酯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耐磨管材生产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润滑剂为硅油、白矿油、脂肪酸酰胺、硬脂酸盐、石蜡、聚乙烯蜡或乙撑双硬脂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耐磨管材生产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候剂为紫外吸收剂和受阻胺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耐磨管材生产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厚度为2mm~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耐磨管材生产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粘接树脂的层厚度为1mm~3mm。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塑料耐磨管材生产配方,其特征在于,依照所述塑料耐磨管材生产配方采用对应的生产工艺制造耐磨管材,所述生产工艺包括:
S1,按所述塑料耐磨管材生产配方称取对应组分;
S2,将称取的ABS橡胶粉、低分子量SAN树脂、高丙烯腈含量SAN树脂、耐热剂、抗氧剂、润滑剂和耐候剂放入高速搅拌机中搅拌5-30min后出料得到混合物;
S3,将得到的混合物经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得到低内应力树脂,其中,双螺杆挤出机的温度为180-240℃,螺杆转速为180-600转/分,真空度大于0.09MPa;
S4,将改性粘结树脂以及低内应力树脂放于热塑性塑料上,进行热熔、粘结、冷却凝固、切刀成型操作后,制成低内应力塑料;
S5,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涂敷于低内应力塑料的正反两面,并对应放入纤维;
S6,采用热压机对低内应力塑料的正反两面进行热压,使其粘结面充分贴合;
S7,将所述低内应力塑料热卷成对应的管状,冷却后制成低内应力耐磨管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红侠,未经吴红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38630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